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5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一、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及发展趋势 | 第9-12页 |
二、云南地方社会救助制度研究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社会救助的基本理论 | 第15-18页 |
第一节 社会救助的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一、贫困理论 | 第15-16页 |
二、公平理论 | 第16-17页 |
第二节 社会救助的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第三章 云南省地方社会救助制度实施现状及评价 | 第18-45页 |
第一节 云南省地方社会救助制度实施现状 | 第18-35页 |
一、经常性救助制度 | 第18-29页 |
(一)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第18-25页 |
(二) 农村特困户生活救助 | 第25页 |
(三) 农村五保供养 | 第25-26页 |
(四) 城乡医疗专项救助 | 第26-29页 |
二、自然灾害、灾民紧急救助制度 | 第29-30页 |
三、临时、专项救助制度 | 第30-34页 |
(一) 低收入人群临时救助 | 第30页 |
(二)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专项救助制度 | 第30-31页 |
(三) 教育专项救助制度 | 第31页 |
(四) 保障性住房专项救助制度 | 第31-32页 |
(五) 法律专项援助制度 | 第32-34页 |
(六) 爱滋孤儿专项救助制度 | 第34页 |
四、社会互助制度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对云南省地方社会救助制度实施的评价 | 第35-45页 |
一、与全国相似的共性问题 | 第36-41页 |
(一) 救助范围有限,救助标准偏低 | 第36-37页 |
(二) 救助资金供需矛盾突出 | 第37-39页 |
(三) 社会救助法制化建设严重滞后 | 第39页 |
(四) 社会救助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 第39-40页 |
(五) 社会救助基层组织建设薄弱 | 第40-41页 |
二、云南省的特殊问题 | 第41-45页 |
第四章 完善云南省地方社会救助制度思考 | 第45-52页 |
第一节 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 | 第45页 |
第二节 完善公共财政职能,健全社会救助制度“社会稳定器”功能 | 第45-46页 |
第三节 建立一部完整、统一的社会救助法 | 第46-47页 |
第四节 从存量和增量上加强社会救助人才队伍建设 | 第47页 |
第五节 规范社会救助管理,加强社会监督 | 第47-48页 |
第六节 立足省情,建立社会救助新理念 | 第48-52页 |
一、发展生产、促进就业,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 | 第48-50页 |
二、以解决民生为重点,完善云南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及获奖情况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