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13年乌鲁木齐市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1.2.3 相关研究述评 | 第17-18页 |
1.3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1.3.1 制造业的概念与分类 | 第18-19页 |
1.3.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0-23页 |
1.4.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20-2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1.5 研究区概况与空间单元划分 | 第23-26页 |
1.5.1 研究区概况 | 第23页 |
1.5.2 空间单元划分 | 第23-25页 |
1.5.3 数据样本范围 | 第25-26页 |
第二章 乌鲁木齐市制造业空间特征演变 | 第26-55页 |
2.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2.1.1 数据来源 | 第26页 |
2.1.2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2.2 基于空间基尼系数的制造业地理集聚特征 | 第27-29页 |
2.2.1 制造业总体特征 | 第27-28页 |
2.2.2 制造业分行业特征 | 第28-29页 |
2.3 制造业空间分布演变特征 | 第29-42页 |
2.3.1 制造业总体特征 | 第29-31页 |
2.3.2 制造业分行业特征 | 第31-42页 |
2.4 制造业空间集聚演变特征 | 第42-53页 |
2.4.1 制造业总体特征 | 第42-45页 |
2.4.2 制造业分行业特征 | 第45-53页 |
2.5 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化模式 | 第53-5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三章 乌鲁木齐市制造业专业化程度演变 | 第55-93页 |
3.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55-56页 |
3.1.1 数据来源 | 第55页 |
3.1.2 研究方法 | 第55-56页 |
3.2 制造业专业化程度演变的区县特征 | 第56-59页 |
3.3 制造业专业化程度演变的街道/乡镇特征 | 第59-63页 |
3.4 制造业专业化程度演变的行业特征 | 第63-89页 |
3.4.1 基于四种产业类型划分的特征分析 | 第63-72页 |
3.4.2 基于31种行业类型划分的特征分析 | 第72-89页 |
3.5 制造业各街道/乡镇主导产业分布 | 第89-9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四章 乌鲁木齐市制造业空间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 第93-103页 |
4.1 制造业区位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构建 | 第93-94页 |
4.2 影响因素的选择与量化 | 第94-97页 |
4.2.1 成本与市场因素 | 第94-96页 |
4.2.2 政府调控因素 | 第96-97页 |
4.3 模型结果分析 | 第97-101页 |
4.3.1 制造业总体空间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 第98-100页 |
4.3.2 不同类型制造业空间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 第100-10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第五章 乌鲁木齐市与东部典型城市或地区对比 | 第103-108页 |
5.1 制造业发展水平的差异 | 第103-104页 |
5.2 制造业空间格局与演化规律对比 | 第104-106页 |
5.2.1 制造业总体情况对比 | 第104-105页 |
5.2.2 制造业分行业情况对比 | 第105-106页 |
5.3 制造业空间格局影响因素对比 | 第106-10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8-110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108-109页 |
6.2 创新尝试 | 第109页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4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14-115页 |
致谢 | 第115-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