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调查 | 第10-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第2章 动态模量影响因素研究 | 第13-48页 |
2.1 动态模量基本理论研究 | 第13-15页 |
2.2 沥青混合料设计 | 第15-21页 |
2.2.1 沥青技术性能 | 第15-16页 |
2.2.2 集料技术性能 | 第16-18页 |
2.2.3 混合料级配设计 | 第18-21页 |
2.3 动态模量试验方案 | 第21-24页 |
2.3.1 动态模量试件的制备 | 第23-24页 |
2.4 动态模量影响因素研究 | 第24-47页 |
2.4.1 荷载频率和温度对动态模量和相位角的影响 | 第25-38页 |
2.4.2 内部条件对动态模量的影响 | 第38-4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3章 动态模量主曲线研究 | 第48-65页 |
3.1 主曲线定义 | 第48-49页 |
3.2 动态模量主曲线确定方法 | 第49-59页 |
3.2.1 动态模量主曲线方程确定 | 第49-50页 |
3.2.2 移位因子确定 | 第50页 |
3.2.3 动态模量极限值确定 | 第50-51页 |
3.2.4 动态模量主曲线具体确定步骤 | 第51-59页 |
3.3 各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主曲线对比研究 | 第59-6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4章 动态模量预估模型研究 | 第65-73页 |
4.1 预估模型选择 | 第65-67页 |
4.1.1 Hirsch预估模型 | 第65-66页 |
4.1.2 Witczak预估模型 | 第66-67页 |
4.2 动态模量预估 | 第67-69页 |
4.3 预估模型修正 | 第69-7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73-74页 |
5.2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后记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