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及驱动控制技术发展历史和现状 | 第11-12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无刷直流电机结构、工作原理与数学模型 | 第14-21页 |
2.1 无刷直流电动机基本结构 | 第14-15页 |
2.1.1 无刷直流电机本体 | 第14页 |
2.1.2 无刷直流电机位置传感器 | 第14-15页 |
2.2 无刷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 第15-17页 |
2.3 无刷直流电机在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17-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页 |
第三章 无刷直流电机矢量控制原理及仿真 | 第21-39页 |
3.1 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技术(SVPWM) | 第21-29页 |
3.1.1 SVPWM基本原理 | 第21-24页 |
3.1.2 SVPWM的数学推导 | 第24-29页 |
3.2 无刷直流电机正弦波驱动系统仿真 | 第29-38页 |
3.2.1 矢量控制系统整体分析 | 第29-31页 |
3.2.2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1-36页 |
3.2.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6-3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转子位置辨识与相电流重构技术 | 第39-47页 |
4.1 基于单电阻拓扑结构的相电流重构技术 | 第39-44页 |
4.1.1 原理分析 | 第39-40页 |
4.1.2 非可观测区电流采样的误差分析与调整方案 | 第40-42页 |
4.1.3 标准相电流重构算法仿真模型搭建 | 第42-44页 |
4.2 基于线性插值算法的转子位置补偿 | 第44-4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 | 第47-69页 |
5.1 硬件设计 | 第47-54页 |
5.1.1 电源设计 | 第47-49页 |
5.1.2 母线电流采样电路设计 | 第49-50页 |
5.1.3 过流保护电路设计 | 第50-51页 |
5.1.4 场效应管驱动电路设计 | 第51-54页 |
5.2 软件设计 | 第54-67页 |
5.2.1 开发环境介绍 | 第54-55页 |
5.2.2 软件主程序设计 | 第55-56页 |
5.2.3 电机启动程序设计 | 第56-58页 |
5.2.4 霍尔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 第58-61页 |
5.2.5 ADC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 第61-62页 |
5.2.6 相电流重构程序设计 | 第62-63页 |
5.2.7 SVPWM调制与电流采样点设定程序的设计 | 第63-66页 |
5.2.8 电流环PI调节器的参数计算 | 第66-6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六章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9-73页 |
6.1 电机启动和稳态运行时的霍尔信号以及相电流波形 | 第69-70页 |
6.2 低调制和中高调制区的PWM波形 | 第70-71页 |
6.3 实际相电流波形和重构相电流波形 | 第71页 |
6.4 方波和正弦波控制方法下的电机带载测试结果 | 第71-72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