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第13页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建筑业营改增的相关理论及具体规定 | 第16-23页 |
2.1 营改增与建筑业相关的定义 | 第16-17页 |
2.1.1 建筑业概念 | 第16页 |
2.1.2 营业税概念 | 第16页 |
2.1.3 增值税概念 | 第16-17页 |
2.1.4“营改增”的概念 | 第17页 |
2.2 营改增与建筑业相关的理论 | 第17-19页 |
2.2.1 最优税收理论 | 第17-18页 |
2.2.2 公平课税论 | 第18页 |
2.2.3 税收中性理论 | 第18-19页 |
2.3 营改增与建筑业相关的具体规定 | 第19-23页 |
2.3.1 建筑业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 第19-20页 |
2.3.2 建筑业增值税的纳税人认定 | 第20页 |
2.3.3 建筑业增值税的适用税率 | 第20-21页 |
2.3.4 建筑业增值税的进项抵扣 | 第21页 |
2.3.5 建筑业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 第21页 |
2.3.6 建筑业增值税的纳税地点 | 第21-22页 |
2.3.7 建筑业增值税的纳税期限 | 第22-23页 |
3 我国建筑企业税负现状及改革情况分析 | 第23-30页 |
3.1 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现状 | 第23-24页 |
3.2 建筑业营业税政策现状 | 第24页 |
3.3 建筑业“营改增”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第24-30页 |
3.3.1 必要性分析 | 第24-27页 |
3.3.2 可行性分析 | 第27-30页 |
4 营改增对M公司的税负影响分析 | 第30-40页 |
4.1 公司概况 | 第30-31页 |
4.2 公司近年营业税纳税状况 | 第31-32页 |
4.3 “营改增”后对M企业税负的影响 | 第32-36页 |
4.4 M建筑公司税负变化的原因 | 第36-40页 |
4.4.1 人工成本不能进行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 | 第37页 |
4.4.2 分包工程支出中材料成本不能进行抵扣 | 第37页 |
4.4.3 一些增值税发票难以取得 | 第37-38页 |
4.4.4 间接费、安全生产费等费用无法进行增值税抵扣 | 第38页 |
4.4.5 增值税清算工作难度大 | 第38-40页 |
5 营改增后M公司的对策研究 | 第40-46页 |
5.1 营改增之前的准备 | 第40页 |
5.2 合理税务筹划 | 第40-42页 |
5.3 取“包清工”,舍“包工包料” | 第42-43页 |
5.4 建立明确的责任体系 | 第43-44页 |
5.5 建立供应商选取标准 | 第44页 |
5.6 建立健全地材采购管理制度 | 第44-4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6-48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46-47页 |
6.2 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