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社区矫正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9-17页 |
1.1 社区矫正的概念 | 第9-11页 |
1.1.1 社区矫正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 | 第9页 |
1.1.2 社区矫正是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 | 第9-10页 |
1.1.3 社区矫正由专门的国家机关行使 | 第10页 |
1.1.4 社区矫正是一种刑罚个别化的体现 | 第10页 |
1.1.5 社区矫正是一种刑罚社会化的体现 | 第10-11页 |
1.1.6 社区矫正的核心是矫正性 | 第11页 |
1.2 刑罚轻缓化理论与社区矫正 | 第11-13页 |
1.2.1 重刑主义的弊端及摒弃 | 第11-12页 |
1.2.2 监禁刑的弊端与弱化 | 第12页 |
1.2.3 刑罚的人道价值 | 第12-13页 |
1.2.4 刑罚的谦抑性价值 | 第13页 |
1.3 恢复性正义理论与社区矫正 | 第13-17页 |
1.3.1 传统国家报应刑理论的不足 | 第14-15页 |
1.3.2 当事人主义地位的提升 | 第15-17页 |
2 社区矫正的实践困境及其原因 | 第17-25页 |
2.1 国内社区矫正的实施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 第17-21页 |
2.1.1 立法滞后,矫正主体迟迟难以明确 | 第17-18页 |
2.1.2 司法行政机关职责重大,但职效不高 | 第18页 |
2.1.3 矫正辅助措施单一,且不够规范 | 第18-19页 |
2.1.4 外省户籍犯罪人社区矫正困难 | 第19页 |
2.1.5 社区矫正检察监督不力 | 第19-20页 |
2.1.6 社区矫正评估机制缺失 | 第20-21页 |
2.2 国内社区矫正实践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21-25页 |
2.2.1 认识不统一,质疑不断 | 第21页 |
2.2.2 立法的滞后与简约 | 第21-22页 |
2.2.3 社区人文环境缺乏 | 第22页 |
2.2.4 专业人才及民间力量匮乏 | 第22-23页 |
2.2.5 社会支持系统不健全 | 第23-25页 |
3 完善社区矫正制度的构想 | 第25-39页 |
3.1 社区矫正的立法模式 | 第25-26页 |
3.2 社区矫正实体性制度的完善 | 第26-31页 |
3.2.1 建立社区矫正服务中心 | 第26-28页 |
3.2.2 增设社区矫正限制措施 | 第28-30页 |
3.2.3 健全社区矫正奖惩机制 | 第30-31页 |
3.3 社区矫正制度的程序构建 | 第31-36页 |
3.3.1 完善审前调查报告制度 | 第31-33页 |
3.3.2 完善禁止令的适用 | 第33-34页 |
3.3.3 建立社区矫正评估机制 | 第34-35页 |
3.3.4 建立社区矫正配套制度 | 第35-36页 |
3.4 社区矫正制度监督机制的完善 | 第36-39页 |
3.4.1 检察监督机制的完善 | 第36-37页 |
3.4.2 被害人监督机制的完善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