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新型互联网移动终端切换机制设计和实现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 引言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第15-17页
2 相关技术原理第17-25页
    2.1 新型互联网体系结构第17-19页
    2.2 新型互联网单播标识通信协议基本首部格式第19-21页
    2.3 新型互联网单播标识通信协议扩展首部第21-22页
    2.4 新型互联网中接入标识与路由标识之间的分离映射第22-25页
3 新型互联网移动终端切换协议设计第25-41页
    3.1 协议设计概述第25-26页
    3.2 IDMS移动管理域第26-27页
    3.3 移动终端切换机制功能设计第27-30页
        3.3.1 移动性检测第27-28页
        3.3.2 位置注册更新第28-29页
        3.3.3 位置查询第29-30页
    3.4 域内和域间切换流程第30-34页
        3.4.1 移动终端初次接入网络第31-32页
        3.4.2 移动终端域内切换第32-33页
        3.4.3 移动终端域间切换第33-34页
    3.5 移动终端切换信令包格式与存储系统设计第34-40页
        3.5.1 切换信令包数据结构第34-35页
        3.5.2 移动终端接入协议扩展首部第35页
        3.5.3 移动终端接入协议的选项类别第35-38页
        3.5.4 信令消息选项数据格式第38页
        3.5.5 映射表存储系统第38-40页
    3.6 小结第40-41页
4 新型互联网移动终端切换协议实现第41-61页
    4.1 软件模块划分第41-42页
    4.2 关键数据结构第42-45页
        4.2.1 信令包首部数据结构和选项类型第42-43页
        4.2.2 信令消息选项数据结构第43-44页
        4.2.3 存储系统数据结构第44-45页
    4.3 移动性检测模块第45-50页
        4.3.1 MN移动性检测子模块第46-49页
        4.3.2 ASR移动性检测子模块第49-50页
    4.4 位置注册更新模块第50-54页
        4.4.1 ASR注册更新子模块第50-52页
        4.4.2 IDMS注册更新子模块第52-54页
    4.5 位置查询模块第54-59页
        4.5.1 ASR位置查询子模块第55-57页
        4.5.2 IDMS位置查询子模块第57-59页
    4.6 小结第59-61页
5 测试与分析第61-81页
    5.1 测试环境第61-67页
        5.1.1 网络拓扑第61-63页
        5.1.2 软件安装及配置第63-67页
    5.2 移动性检测测试第67-69页
    5.3 域内移动切换测试第69-72页
        5.3.1 注册更新测试第69-72页
        5.3.2 位置查询测试第72页
    5.4 域间移动切换测试第72-76页
        5.4.1 注册更新测试第73-75页
        5.4.2 位置查询测试第75-76页
    5.5 切换时延及切换丢包测试分析第76-79页
    5.6 小结第79-81页
6 总结和展望第81-83页
    6.1 工作总结第81页
    6.2 工作展望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7-91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RapidIO协议下的5Gb/s高速串行数据发送器设计
下一篇:基于博弈视角的铁路公益性运输补贴模式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