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白小鼠胚胎干细胞系及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5页 |
缩略词表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6-26页 |
·胚胎干细胞概述 | 第16-18页 |
·胚胎干细胞的定义及特点 | 第16页 |
·胚胎干细胞特异性的转录因子 | 第16-18页 |
·昆明白小鼠概述 | 第18-20页 |
·近交系及远交系小鼠 | 第18-19页 |
·昆明白小鼠 | 第19-20页 |
·小鼠胚胎干细胞培养体系 | 第20-23页 |
·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分离方法 | 第20页 |
·传统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培养体系 | 第20-22页 |
·胚胎干细胞自我维持的基态 | 第22-23页 |
·荧光蛋白 | 第23-25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昆明白小鼠囊胚的获得及培养 | 第26-33页 |
·材料与主要试剂及设备 | 第26-28页 |
·材料 | 第26页 |
·试剂 | 第26页 |
·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主要试剂配制 | 第27-28页 |
·方法 | 第28-30页 |
·昆明白小鼠超数排卵及囊胚的获得 | 第28-30页 |
·昆明白小鼠囊胚的培养 | 第30页 |
·结果 | 第30-32页 |
·昆明白小鼠胚胎干细胞囊胚 | 第30-31页 |
·昆明白小鼠囊胚孵化及培养 | 第31-32页 |
·讨论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昆明白小鼠胚胎干细胞的获得及培养 | 第33-40页 |
·主要试剂及设备 | 第33-34页 |
·试剂 | 第33页 |
·仪器设备 | 第33-34页 |
·主要试剂配制 | 第34页 |
·方法 | 第34-37页 |
·昆明白小鼠胚胎干细胞获得 | 第34-35页 |
·昆明白小鼠滋养层的制备 | 第35页 |
·昆明白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培养 | 第35-37页 |
·结果 | 第37页 |
·讨论 | 第37-40页 |
第四章 昆明白小鼠胚胎干细胞鉴定 | 第40-49页 |
·主要材料、试剂及设备 | 第40-41页 |
·材料及细胞株 | 第40页 |
·试剂 | 第40页 |
·仪器设备 | 第40页 |
·试剂配制 | 第40-41页 |
·方法 | 第41-44页 |
·碱性磷酸酶(AKP)染色 | 第41页 |
·免疫荧光检测 | 第41-42页 |
·Western blot | 第42页 |
·Real-Time qPCR 检测 | 第42-44页 |
·畸胎瘤实验 | 第44页 |
·嵌合鼠实验 | 第44页 |
·结果 | 第44-48页 |
·碱性磷酸酶(AKP)染色 | 第44页 |
·免疫荧光检测 | 第44-45页 |
·Western blot | 第45-46页 |
·Real-Time qPCR 检测 | 第46-47页 |
·畸胎瘤实验 | 第47-48页 |
·嵌合鼠实验 | 第48页 |
·讨论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昆明白转荧光蛋白小鼠模型 | 第49-54页 |
·材料与主要试剂和设备 | 第49-50页 |
·试剂和药品 | 第49页 |
·质粒和细胞株 | 第49页 |
·仪器设备 | 第49-50页 |
·方法 | 第50-51页 |
·慢病毒的包装 | 第50-51页 |
·慢病毒的浓缩 | 第51页 |
·慢病毒转染KESC-A 细胞 | 第51页 |
·结果 | 第51-53页 |
·包装病毒 | 第51-52页 |
·转染KESC-A 细胞 | 第52-53页 |
·讨论 | 第53-5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