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地震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10-12页 |
1.2.2 滑坡地震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12-13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及方法 | 第15-25页 |
2.1 极限平衡理论 | 第15-16页 |
2.1.1 摩尔-库伦原理 | 第15-16页 |
2.1.2 稳定性评价原理 | 第16页 |
2.2 传递系数法 | 第16-19页 |
2.3 Janbu法 | 第19-21页 |
2.4 等效线性化法 | 第21-22页 |
2.5 有限元应力法 | 第22-23页 |
2.6 Geo-Studio软件介绍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滑坡稳定性拟静力法评价 | 第25-36页 |
3.1 滑坡稳定性计算方法 | 第25-27页 |
3.1.1 滑坡建模 | 第25-26页 |
3.1.2 两种算法的实现 | 第26-27页 |
3.1.3 滑坡稳定系数评价 | 第27页 |
3.2 实例滑坡稳定性计算 | 第27-32页 |
3.2.1 小湾滑坡 | 第27-29页 |
3.2.2 花坪滑坡 | 第29-31页 |
3.2.3 八浪沟滑坡 | 第31-32页 |
3.3 计算结果精度讨论 | 第32-34页 |
3.3.1 地震稳定性计算精度 | 第32-33页 |
3.3.2 Janbu与传递系数法 | 第33-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滑坡工程参数对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第36-56页 |
4.1 自然状态下敏感性研究 | 第36-46页 |
4.1.1 容重敏感性 | 第36-40页 |
4.1.2 粘聚力敏感性 | 第40-43页 |
4.1.3 内摩擦角敏感性 | 第43-45页 |
4.1.4 本节讨论 | 第45-46页 |
4.2 地震作用下敏感性对比研究 | 第46-55页 |
4.2.1 容重敏感性 | 第46-48页 |
4.2.2 粘聚力敏感性 | 第48-51页 |
4.2.3 内摩擦角敏感性 | 第51-54页 |
4.2.4 本节讨论 | 第54-5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地震作用下滑坡稳定性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56-87页 |
5.1 地震作用下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56-58页 |
5.1.1 地震稳定性分析流程 | 第56-57页 |
5.1.2 地震加速峰值的选取 | 第57-58页 |
5.2 选用地震波介绍 | 第58-59页 |
5.3 滑坡数值模拟结果 | 第59-82页 |
5.3.1 小湾滑坡 | 第59-66页 |
5.3.2 花坪滑坡 | 第66-73页 |
5.3.3 八浪沟滑坡 | 第73-80页 |
5.3.4 数值模拟合理性评价 | 第80-81页 |
5.3.5 本节讨论 | 第81-82页 |
5.4 地震波选取对稳定性计算的影响 | 第82-83页 |
5.5 地震稳定性计算方法评价 | 第83-85页 |
5.5.1 滑坡地震稳定性计算方法讨论 | 第83-84页 |
5.5.2 滑坡稳定性计算方法分析 | 第84-85页 |
5.5.3 地震稳定性评价建议 | 第8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7-88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87页 |
6.2 展望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