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超声波加工技术 | 第11-13页 |
1.1.1 超声加工技术起源和发展 | 第11-12页 |
1.1.2 超声加工技术的应用 | 第12-13页 |
1.2 毛刺的形成及其危害 | 第13-15页 |
1.2.1 毛刺的概念 | 第13页 |
1.2.2 微细毛刺 | 第13-14页 |
1.2.3 毛刺的危害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去毛刺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1 美国、德国去毛刺现状 | 第15-16页 |
1.3.2 日本去毛刺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6-17页 |
1.3.3 我国去毛刺技术的概况 | 第17-18页 |
1.4 超声波去毛刺的研究 | 第18-19页 |
1.5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9页 |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超声波去毛刺过程的机理分析 | 第21-49页 |
2.1 超声波去毛刺设备 | 第21-23页 |
2.2 超声波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2.2.1 空化现象 | 第23-24页 |
2.2.2 超声空化现象 | 第24-25页 |
2.3 空化泡成核类型 | 第25-32页 |
2.3.1 均质化成核 | 第25-27页 |
2.3.2 异质化成核 | 第27-29页 |
2.3.3 Blake 空化阈值 | 第29-32页 |
2.4 超声波去毛刺的动力学研究 | 第32-48页 |
2.4.1 空化泡溃灭 | 第33-34页 |
2.4.2 空化泡的溃灭效应 | 第34-35页 |
2.4.3 Rayleigh 空泡动力学 | 第35-38页 |
2.4.4 空化泡的溃灭 | 第38-39页 |
2.4.5 数值计算结果 | 第39-4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三章 基于铝箔腐蚀法的空化场实验研究 | 第49-65页 |
3.1 超声空化场的分布、强度及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 第49-58页 |
3.1.1 空化强度的描述 | 第49-51页 |
3.1.2 图像预处理 | 第51页 |
3.1.3 BJG-TY2400 超声波去毛刺设备空化场的建立 | 第51-54页 |
3.1.4 超声空化场的一维分布 | 第54-58页 |
3.2 超声波去毛刺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8-64页 |
3.2.1 介质温度的影响 | 第58-62页 |
3.2.2 含气量的影响 | 第62-6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空化泡溃灭的有限元分析研究 | 第65-77页 |
4.1 软件平台的介绍 | 第65-66页 |
4.1.1 ABAQUS 软件介绍 | 第65页 |
4.1.2 ABAQUS 软件用于模拟空化泡冲击波的可行性分析 | 第65-66页 |
4.2 空化泡爆炸冲击波对毛刺作用数值模拟 | 第66-75页 |
4.2.1 毛刺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66-67页 |
4.2.2 空化泡溃灭位置对去毛刺过程影响的数值分析 | 第67-73页 |
4.2.3 毛刺厚度对去毛刺过程影响的数值分析 | 第73-7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五章 超声波去毛刺实验研究 | 第77-83页 |
5.1 实验装置及实验条件 | 第77-78页 |
5.1.1 实验设备简介 | 第77-78页 |
5.1.2 实验条件 | 第78页 |
5.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8-8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83-84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附录1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9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