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网格结构冷却塔的设计施工技术研究
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冷却塔的发展与应用 | 第13-18页 |
1.1.1 冷却塔的作用及分类 | 第13-15页 |
1.1.2 国内外冷却塔的发展 | 第15-17页 |
1.1.3 冷却塔的现状 | 第17-18页 |
1.2 冷却塔设计理论 | 第18-20页 |
1.2.1 冷却塔设计理论的进展 | 第18-19页 |
1.2.2 旋转薄壳理论 | 第19-20页 |
1.2.3 有限元法 | 第20页 |
1.3 课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20-22页 |
1.3.1 课题背景 | 第20-21页 |
1.3.2 选题意义 | 第21-22页 |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22-25页 |
1.4.1 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大型钢网格冷却塔结构选型与设计 | 第25-61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25-27页 |
2.2 设计条件 | 第27-36页 |
2.2.1 结构选型 | 第27-31页 |
2.2.2 荷载与作用 | 第31-36页 |
2.3 设计依据 | 第36-37页 |
2.4 分析方法与软件 | 第37-39页 |
2.4.1 有限单元法分析过程 | 第37-38页 |
2.4.2 空间桁架单元的计算 | 第38页 |
2.4.3 有限元分析软件 | 第38-39页 |
2.5 结构分析与验算 | 第39-49页 |
2.5.1 杆件的分布 | 第39-40页 |
2.5.2 模态分析 | 第40-46页 |
2.5.3 承载力验算 | 第46-47页 |
2.5.4 刚度验算 | 第47-49页 |
2.6 稳定性分析 | 第49-59页 |
2.6.1 稳定性分类 | 第50页 |
2.6.2 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50-52页 |
2.6.3 稳定性分析软件 | 第52-55页 |
2.6.4 稳定性结果 | 第55-59页 |
2.7 技术经济指标 | 第59-60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三章 大型双曲线钢网格冷却塔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 | 第61-103页 |
3.1 大跨度钢结构的施工方法的发展及应用 | 第61-65页 |
3.2 超高层钢结构的施工方法的发展及应用 | 第65-66页 |
3.3 施工方法的提出 | 第66-69页 |
3.3.1 结构特征 | 第66-67页 |
3.3.2 施工难点 | 第67-68页 |
3.3.3 施工方案的优选 | 第68-69页 |
3.4 施工方案的实施 | 第69-79页 |
3.4.1 施工顺序 | 第69-70页 |
3.4.2 安装段的划分 | 第70-74页 |
3.4.3 施工流程 | 第74-78页 |
3.4.4 施工机械的布置与选择 | 第78-79页 |
3.5 施工过程中移动顶升车的设计 | 第79-87页 |
3.5.1 移动顶升车的作用 | 第79-80页 |
3.5.2 移动顶升车的构成 | 第80-81页 |
3.5.3 移动顶升车顶升过程 | 第81-83页 |
3.5.4 移动顶升车的设计 | 第83-87页 |
3.6 施工全过程力学模拟分析 | 第87-101页 |
3.6.1 大型空间结构的施工全过程分析理论 | 第87-91页 |
3.6.2 一般施工过程模拟分析 | 第91-94页 |
3.6.3 温度作用影响分析 | 第94-96页 |
3.6.4 施工预调值分析 | 第96-10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3-107页 |
4.1 结论 | 第103-104页 |
4.2 展望 | 第104-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1页 |
致谢 | 第111-11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