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9页 |
第一节 研究价值和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一、从语言本体的角度研究法律词汇 | 第11-14页 |
二、从词典释义的角度研究法律词汇 | 第14-16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16-17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6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第四节 研究理论和方法 | 第17-19页 |
一、研究理论 | 第17-1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一章 法律词汇的性质 | 第19-44页 |
第一节 法律词汇的界定标准及分类 | 第19-25页 |
一、法律词汇界定众说 | 第19-21页 |
二、本文对法律词汇的界定 | 第21-23页 |
三、法律词汇的分类 | 第23-25页 |
第二节 法律词汇的词义性质 | 第25-32页 |
一、从词义的本质看法律词汇所属的范畴 | 第25-29页 |
(一)语言等同于客观事物的一元论 | 第25-26页 |
(二)“约定俗成”名实关系的二元论 | 第26-27页 |
(三)符号、事物、意义的三元论 | 第27-29页 |
二、从词义与概念的关系看法律词汇所属的范畴 | 第29-32页 |
第三节 法律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32-44页 |
一、科学性 | 第32-33页 |
二、模糊性 | 第33-35页 |
三、系统性 | 第35-37页 |
四、单义性 | 第37-38页 |
五、事件性 | 第38-41页 |
六、评价性 | 第41-44页 |
第二章 法律词汇的词义系统局部描写 | 第44-67页 |
第一节 对传统义素分析法的评价及发展 | 第44-47页 |
第二节 渎职罪语义场的词义系统描写 | 第47-54页 |
第三节 侵害妇女、儿童罪语义场的词义系统描写 | 第54-60页 |
第四节 处罚犯罪的方法语义场的词义系统描写 | 第60-67页 |
第三章 法律词汇的释义研究 | 第67-110页 |
第一节 对各家释义模式的评述 | 第67-73页 |
第二节 法律词汇的释义模式划分 | 第73-81页 |
一、法律词汇释义模式的分类 | 第73-75页 |
二、法律词汇的释义模式类型 | 第75-81页 |
第三节 词义特点的提取与释义分析对比 | 第81-110页 |
一、渎职罪罪名的词义特点的提取与释义分析对比 | 第82-92页 |
二、侵害妇女、儿童罪罪名的词义特点的提取与释义分析对比 | 第92-99页 |
三、处罚犯罪的方法词义特点的提取与释义分析对比 | 第99-110页 |
第四章 专科词在语文词典和专科词典的释义研究 | 第110-134页 |
第一节 两种词典的释义对比 | 第111-125页 |
一、释义模式的对比 | 第111-113页 |
二、释义的主训词对比 | 第113-115页 |
三、释义的义值差对比 | 第115-119页 |
四、释义的语言对比 | 第119-125页 |
第二节 构词理据与释义 | 第125-134页 |
结语 | 第134-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42页 |
后记 | 第142-1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