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1 引言 | 第10-16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 1.2.2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5页 |
| 1.3.1 课程的概念 | 第12页 |
| 1.3.2 校本课程的概念 | 第12-14页 |
| 1.3.3 选修课程的概念 | 第14页 |
| 1.3.4 校本选修课程的概念 | 第14-15页 |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6-23页 |
| 2.1 国内外“校本课程”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2.1.1 国外“校本课程”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2.1.2 国内“校本课程”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2.2 国内外“选修课程”开设现状 | 第18-23页 |
| 2.2.1 国外选修课程开设现状 | 第18-20页 |
| 2.2.2 国内选修课程开关研究 | 第20-23页 |
| 3 开设《化学视角下的穆坞枇杷》课程的可行性调查与分析 | 第23-28页 |
| 3.1 调查目的 | 第23页 |
| 3.2 调查对象 | 第23页 |
| 3.3 调查工具 | 第23页 |
| 3.4 调查数据统计及结果分析 | 第23-28页 |
| 3.4.1 学生问卷分析 | 第23-26页 |
| 3.4.2 教师访谈分析 | 第26-28页 |
| 4 校本选修课《化学视角下的穆坞枇杷》开发的探索与实践 | 第28-48页 |
| 4.1 普通高中开设化学校本选修课程的环境分析 | 第28-30页 |
| 4.1.1 校外环境分析 | 第28-29页 |
| 4.1.2 校内环境分析 | 第29-30页 |
| 4.2 校本选修课《化学视角下的穆坞枇杷》课程目标的确立 | 第30-32页 |
| 4.3 校本选修课《化学视角下的穆坞枇杷》课程开发的原则 | 第32-34页 |
| 4.4 校本选修课《化学视角下的穆坞枇杷》课程实施的过程 | 第34-46页 |
| 4.4.1 课程设置 | 第34-35页 |
| 4.4.2 实施原则 | 第35-36页 |
| 4.4.3 教学案例 | 第36-39页 |
| 4.4.4 教材样章 | 第39-45页 |
| 4.4.5 学业评价 | 第45-46页 |
| 4.5 校本选修课《化学视角下的穆坞枇杷》课程实施的评价 | 第46-48页 |
| 5 总结与思考 | 第48-50页 |
| 5.1 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收获 | 第48-49页 |
| 5.2 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附录 | 第53-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