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基于场域理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评价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24页
 一、研究问题第8-11页
  (一) 选题缘由第8页
  (二) 问题的提出第8-10页
  (三)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文献综述第11-18页
  (一) 国内研究与发展的现状第11-14页
  (二) 国外研究与发展的现状第14-17页
  (三) 对已有研究的分析第17-18页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8-21页
  (一) 评价第18-20页
  (二) 教师评价第20页
  (三) 教师评价场域第20-21页
 四、研究设计第21-24页
  (一) 研究方法第21-22页
  (二)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第22页
  (三) 研究的伦理考虑第22-24页
第一章 场域视角下的教师评价第24-38页
 一、场域理论的解读第24-27页
  (一) 场域:斗争关系的网络第24-25页
  (二) 惯习:具有结构能力的被结构的结构第25页
  (三) 利益:牵动行动者的幻象第25-26页
  (四) 资本:有价值的资源第26-27页
 二、教师评价场域的结构特征第27-30页
  (一) 场域的作用疆界第28页
  (二) 评价场域的行动者第28-29页
  (三) 评份场域的资本第29-30页
 三、教师评价场域运作的一般规则第30-33页
  (一) "人的所有行为都与利益有关"第30-31页
  (二) 行动者之间所掌握的资本是有差异的第31-32页
  (三) 行动者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竞争关系第32-33页
 四、教师评价场域运作的特殊规则第33-38页
  (一) 符号利益是教师评价场域占主导地位的利益形式第33-34页
  (二) 寻求合作是教师专业复杂性的必然要求第34-35页
  (三) 教师专业资本是最主要的资本形式第35-38页
第二章 农村中小学教师评价的现状——以羊镇为例第38-47页
 一、羊镇及其教师评价的概况第38页
 二、评价事件一:职称评定第38-43页
 三、评价事件二:公开课评比第43-47页
第三章 农村教师评价面临的困境、归因及建议第47-62页
 一、农村教师评价面临的几大困境第47-52页
  (一) 船到码头车到站,场内场外两重天:行动者局限于未晋职的青年教师第47页
  (二) 乌龟与兔子赛跑,飞鹅与飞鸽试比高:专业资本的差异失衡第47-48页
  (三) "没有成绩不行,光有成绩也不行":非专业资本的消极渗透第48-51页
  (四) "荣誉只是形式而已,还是奖金来得实惠":物质功利心太盛第51-52页
 二、农村教师评价面临困境的归因分析第52-57页
  (一) 评价场域的利益格局将已晋职的教师排除在场域之外第52-53页
  (二) 急功近利的科层管理理念恶化了专业资本的差异第53-54页
  (三) 理想化,模糊化的评价制度给非专业资本的渗透可乘之机第54-55页
  (四) 符号利益的严重缺失导致物质功利心盛行第55-56页
  (五) 恶性循环:惯习潜沉后的再生产第56-57页
 三、农村教师评价突围的几点建议第57-62页
  (一) 追加新的利益增长点,消除评价场域的"真空地带"第57-58页
  (二) 确保符号利益的潜在价值,实现教育对物质功利的超越第58-59页
  (三) 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制度,确保制度的刚性实施第59-60页
  (四) 以内部评比为主,拓宽专业资本积累渠道第60-62页
结语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附录第66-72页
 附件一:《2009年××县中小学教师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晋升量化评分细则》第66-67页
 附件二:《羊镇中心校2010年小六统考奖励方案》第67-68页
 附件三:访谈实录(节选)第68-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环境对高中学生思想品德的负面影响及政治课的应对策略研究--以河南省泌阳县高级中学为个案
下一篇:改善高中生化学课堂学习行为的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