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用巷道锚注支护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锚注支护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3.1 国外锚注支护 | 第12-15页 |
1.3.2 国内锚注支护 | 第15-18页 |
1.4 锚注支护发展趋势和目标 | 第18-19页 |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6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1.6.1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第2章 锚注支护技术 | 第23-35页 |
2.1 锚注支护的机理 | 第23-24页 |
2.2 锚注支护作用 | 第24-29页 |
2.3 锚注支护技术优势 | 第29-30页 |
2.4 锚注支护材料 | 第30-35页 |
2.4.1 中空注浆锚索 | 第30-32页 |
2.4.2 中空注浆锚杆 | 第32-35页 |
第3章 综放回采巷道二次复用锚注支护工程概况 | 第35-39页 |
3.1 石泉煤矿30102瓦斯尾巷概况 | 第35-36页 |
3.2 30102瓦斯尾巷原支护状况分析 | 第36-39页 |
第4章 复用巷道围岩结构变形特征 | 第39-49页 |
4.1 复用巷道围岩结构 | 第39-40页 |
4.2 复用巷道变形特征 | 第40-42页 |
4.3 复用巷道围岩形态观测 | 第42-45页 |
4.4 二次复用巷道形变特征总结与支护对策分析 | 第45-49页 |
第5章 复用巷道应力分布特征和演化规律 | 第49-55页 |
5.1 地应力实测与监测概况 | 第49-50页 |
5.2 地应力实测结果与分析 | 第50页 |
5.3 地应力监测结果与分析 | 第50-54页 |
5.3.1 水平应力监测结果与分析 | 第50-52页 |
5.3.2 垂直应力监测结果与分析 | 第52-54页 |
5.4 地应力实测与监测总结 | 第54-55页 |
第6章 综放二次复用巷道锚注补强加固方案 | 第55-59页 |
6.1 30102瓦斯尾巷锚注支护思路 | 第55-56页 |
6.2 30102瓦斯尾巷锚注补强支护设计方案 | 第56-57页 |
6.3 锚注补强加固技术要求 | 第57-59页 |
第7章 锚注补强加固矿压观测 | 第59-69页 |
7.1 30102瓦斯尾巷围岩深部变形监测 | 第59-63页 |
7.1.1 围岩深部变形监测方案 | 第59页 |
7.1.2 围岩变形监测结果 | 第59-63页 |
7.2 30102瓦斯尾巷表面位移监测 | 第63-66页 |
7.2.1 表面变形监测方案 | 第63页 |
7.2.2 表面变形监测结果 | 第63-66页 |
7.3 瓦斯尾巷矿压观测小结 | 第66-69页 |
第8章 结论 | 第69-72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69-71页 |
8.2 创新点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