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空间核能电源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朗肯循环在空间核动力应用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 热力学第二定律性能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空间核能朗肯循环建模及分析 | 第20-31页 |
2.1 朗肯循环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2.2 空间核能朗肯循环系统的热力学模型 | 第21-24页 |
2.3 MW级典型工况下的空间核能朗肯循环热力学特性分析 | 第24-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液态金属工质的选择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31-55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四种液体金属的性质 | 第31-38页 |
3.3 四种液态金属工质空间核能系统热力学对比分析 | 第38-53页 |
3.3.1 计算模型选取 | 第38-39页 |
3.3.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39-47页 |
3.3.3 透平的工作温度区间对系统的影响 | 第47-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4章 再热与回热结构对系统性能影响的分析 | 第55-70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回热循环与再热循环 | 第55-59页 |
4.2.1 单级回热循环效率 | 第55-56页 |
4.2.2 多级回热循环的热效率 | 第56-58页 |
4.2.3 具有再热的回热循环热效率 | 第58-59页 |
4.3 不同方案的空间核能朗肯循环系统的性能分析及对比 | 第59-69页 |
4.3.1 基本循环系统参数 | 第60-61页 |
4.3.2 具有回热循环系统的空间核能朗肯循环的热力学特性分析 | 第61-65页 |
4.3.3 具有再热循环系统的空间核能朗肯循环的热力学特性分析 | 第65-66页 |
4.3.4 具有再热和回热循环的空间核能系统热力学分析 | 第66-6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