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时滞采样系统鲁棒稳定性及控制研究概述 | 第11-15页 |
1.2.1 鲁棒控制理论概述 | 第11-13页 |
1.2.2 时滞系统概述 | 第13-14页 |
1.2.3 采样控制系统概述 | 第14-15页 |
1.3 采样控制系统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4 本文所做主要工作 | 第17-20页 |
第2章 采样系统稳定性分析的预备知识 | 第20-28页 |
2.1 数学基础概念 | 第20-21页 |
2.1.1 范数 | 第20页 |
2.1.2 函数空间及算子 | 第20-21页 |
2.2 Lyapunov稳定性理论 | 第21页 |
2.2.1 Lyapunov稳定性定义 | 第21页 |
2.2.2 Lyapunov稳定性定理 | 第21页 |
2.3 采样系统的等价H_∞结构描述 | 第21-25页 |
2.3.1 采样系统的提升技术 | 第21-23页 |
2.3.2 采样系统不确定△的等价离散化 | 第23-25页 |
2.4 采样系统的频率响应计算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基于等价H_∞描述的时滞采样控制系统鲁棒稳定性分析 | 第28-40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时滞采样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 第28-34页 |
3.2.1 时滞采样系统稳定性分析——提升法 | 第29-32页 |
3.2.2 时滞采样系统稳定性分析——离散不确定性等价法 | 第32-34页 |
3.3 算例分析 | 第34-39页 |
3.3.1 提升算法 | 第34-36页 |
3.3.2 离散不确定等价算法 | 第36-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基于频率响应的时滞采样控制系统鲁棒稳定性分析 | 第40-52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时滞不确定采样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分析 | 第40-44页 |
4.2.1 问题描述 | 第40-41页 |
4.2.2 时滞采样系统稳定性分析 | 第41-44页 |
4.3 算例分析 | 第44-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基于LMI的时滞不确定采样系统的鲁棒控制 | 第52-70页 |
5.1 引言 | 第52-53页 |
5.2 具有输入时滞的结构不确定采样系统的鲁棒控制 | 第53-61页 |
5.2.1 问题描述 | 第53-55页 |
5.2.2 输入时滞采样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条件 | 第55-57页 |
5.2.3 输入时滞采样系统的鲁棒控制器设计 | 第57-58页 |
5.2.4 数值计算仿真 | 第58-61页 |
5.3 基于输入延迟法的时滞采样系统的鲁棒稳定性 | 第61-67页 |
5.3.1 问题描述 | 第61-62页 |
5.3.2 时滞采样系统的稳定性条件 | 第62-63页 |
5.3.3 时滞采样系统的鲁棒控制器设计 | 第63-64页 |
5.3.4 结构不确定时滞采样系统的鲁棒控制器设计 | 第64-66页 |
5.3.5 数值算例 | 第66-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