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第11-12页 |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 第12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3-15页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25页 |
2.1 精益生产理论 | 第15-18页 |
2.1.1 产品价值 | 第15页 |
2.1.2 产品价值流 | 第15-16页 |
2.1.3 产品价值流动 | 第16-17页 |
2.1.4 产品需求拉动 | 第17-18页 |
2.1.5 产品尽善尽美 | 第18页 |
2.2 目前现有的精益工具 | 第18-21页 |
2.2.1 5 S与现场管理 | 第18-19页 |
2.2.2 价值流 | 第19-20页 |
2.2.3 Kaizen与Gemba Kaizen | 第20-21页 |
2.2.4 戴明循环 | 第21页 |
2.3 7大浪费理论 | 第21-23页 |
2.3.1 不必要的运输(Transportation) | 第21-22页 |
2.3.2 不必要的库存(Inventory) | 第22页 |
2.3.3 不必要的动作(Motion) | 第22页 |
2.3.4 等待(Waiting) | 第22页 |
2.3.5 过量生产(Over-Production) | 第22页 |
2.3.6 不当的加工(Over-Processing) | 第22页 |
2.3.7 瑕疵(Defect) | 第22-23页 |
2.4 精益物流 | 第23页 |
2.5 精益生产和精益物流的现实运行与发展 | 第23-25页 |
2.5.1 现实运行 | 第23-24页 |
2.5.2 未来发展 | 第24-25页 |
3 案例分析 | 第25-42页 |
3.1 A公司简介 | 第25页 |
3.2 A公司物流操作现状 | 第25-29页 |
3.2.1 物流操作的环境背景现状 | 第25页 |
3.2.2 A公司B地工厂物流操作现状 | 第25-27页 |
3.2.3 物流操作中运输现状 | 第27页 |
3.2.4 A公司精益管理现状 | 第27-29页 |
3.3 A公司成品物流操作问题 | 第29-31页 |
3.3.1 物流操作周期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3.3.2 物流操作成本问题 | 第30页 |
3.3.3 物流操作效率问题 | 第30页 |
3.3.4 物流操作中存在的各种浪费 | 第30-31页 |
3.3.5 A公司精益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1页 |
3.4 问题分析 | 第31-42页 |
3.4.1 物流操作周期问题分析 | 第33-34页 |
3.4.2 物流操作的成本问题分析 | 第34-36页 |
3.4.3 物流操作的效率问题分析 | 第36-37页 |
3.4.4 物流操作中的浪费分析 | 第37-39页 |
3.4.5 A公司精益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9-42页 |
4 物流操作流程的优化与实施 | 第42-51页 |
4.1 流程的优化 | 第42-44页 |
4.1.1 PDCA循环 | 第42-44页 |
4.1.2 价值流优化 | 第44页 |
4.2 操作实施 | 第44-48页 |
4.2.1 5S与现场管理 | 第44-46页 |
4.2.2 基于鱼骨图和5why分析的运输与关务操作流程优化实施 | 第46页 |
4.2.3 实现拉动式物流 | 第46-47页 |
4.2.4 取消浪费 | 第47-48页 |
4.3 实施的效果 | 第48-51页 |
4.3.1 降低成本 | 第48-49页 |
4.3.2 提高效率 | 第49页 |
4.3.3 减少人力投入 | 第49-51页 |
5 结论 | 第51-56页 |
5.1 精益物流在制造企业的良好应用价值 | 第51页 |
5.2 4项规则和5项原理 | 第51-53页 |
5.3 精益物流的重点是意识、方法与应用的统一 | 第53-54页 |
5.4 精益物流的局限性和难点 | 第54页 |
5.5 精益物流常用常新 | 第54-55页 |
5.6 本文的贡献 | 第55页 |
5.7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