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9-11页 |
图目录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13-15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1.5 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 第17-20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1.5.2 结构框架 | 第17-20页 |
1.6 本文的可能创新点 | 第20-2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1-28页 |
2.1 研发外包 | 第21-24页 |
2.1.1 研发外包的动因 | 第21-22页 |
2.1.2 研发外包的运作流程 | 第22页 |
2.1.3 研发外包中的风险 | 第22-23页 |
2.1.4 研发外包中的激励模型 | 第23-24页 |
2.2 不完全合同视角下的研发外包研究 | 第24-25页 |
2.2.1 研发外包的最优组织形式 | 第24页 |
2.2.2 研发外包的成本 | 第24-25页 |
2.3 供应链环境下的外包问题研究 | 第25-26页 |
2.3.1 外包风险研究 | 第25页 |
2.3.2 外包决策研究 | 第25-26页 |
2.4 对已有文献的述评 | 第26-28页 |
3 研发外包的风险治理机制 | 第28-35页 |
3.1 研发外包风险分类 | 第28-30页 |
3.2 研发外包风险识别 | 第30-31页 |
3.3 研发外包风险防范 | 第31-35页 |
4 配置控制权的供应链决策模型 | 第35-49页 |
4.1 模型描述 | 第36-38页 |
4.2 模型求解 | 第38-43页 |
4.3 数值分析 | 第43-48页 |
4.4 小结 | 第48-49页 |
5 不配置控制权(引入收益共享契约)的供应链决策模型 | 第49-59页 |
5.1 模型描述 | 第50-51页 |
5.2 模型求解 | 第51-55页 |
5.3 数值分析 | 第55-58页 |
5.4 小结 | 第58-59页 |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9-60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