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主动介入式废墟缝隙搜救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课题来源第11页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3 搜救机器人的研究现状第12-19页
        1.3.1 履带式搜救机器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2 蛇形搜救机器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9页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1.5 本课题拟要解决的关键技术第20-21页
第二章 履带式驱动机构设计与研究第21-36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设计方案的确定第21-24页
    2.3 履带驱动关节结构设计第24-35页
        2.3.1 履带驱动关节外形尺寸的确定第24-27页
        2.3.2 履带驱动机构的设计第27-29页
        2.3.3 电机的选择第29-32页
        2.3.4 履带及带轮的设计选取第32-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头部结构设计与研究第36-49页
    3.1 引言第36页
    3.2 头部转向部分的设计第36-38页
        3.2.1 头部转向机构的设计分析第36-37页
        3.2.2 头部转向机构总体设计第37-38页
    3.3 头部转动的工作原理第38-46页
        3.3.1 套索驱动原理第38-43页
        3.3.2 头部驱动部分方案设计第43-44页
        3.3.3 柔性关节的设计原理第44-46页
    3.4 头部结构设计计算第46-47页
    3.5 电机的选择第47-48页
    3.6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搜救机器人的结构分析第49-61页
    4.1 引言第49页
    4.2 有限元分析及其应用第49-51页
    4.3 线性静力结构分析第51-56页
        4.3.1 驱动轴静力分析第51-54页
        4.3.2 主动同步带轮静力分析第54-56页
    4.4 疲劳分析第56-58页
    4.5 模态分析第58-60页
    4.6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搜救机器人智能仿生控制方法研究第61-75页
    5.1 引言第61-62页
    5.2 CPG 仿生控制机理研究第62-67页
        5.2.1 生物神经元功能特性第62-63页
        5.2.2 生物 CPG 的概念第63-64页
        5.2.3 生物 CPG 控制网络的作用第64-65页
        5.2.4 CPG 的结构与控制原理第65-67页
    5.3 CPG 控制的数学模型第67-71页
        5.3.1 单个神经元模型第67-68页
        5.3.2 多个神经元的数学模型第68-71页
    5.4 基于 CPG 的仿生控制系统设计第71-74页
        5.4.1 机器人 CPG 控制系统的建立第71-73页
        5.4.2 多足协调控制算法的实现第73-74页
    5.5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六章 样机试验及结果分析第75-85页
    6.1 引言第75页
    6.2 样机试验平台的搭建第75页
    6.3 微型电机控制器第75-77页
    6.4 搜救机器人履带驱动单元第77-79页
    6.5 头部转向部分试验分析第79-84页
        6.5.1 拉动钢索与头部偏转方向的关系第79-81页
        6.5.2 钢索拉伸量与头部偏转角度之间的关系第81-82页
        6.5.3 钢索拉力与头部偏转角度之间的关系第82-84页
    6.6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85-87页
    7.1 总结第85-86页
    7.2 展望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2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92-93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所作的项目第93-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主题文化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下一篇:基于同课异构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