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论文--磨削加工与磨床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磨削加工工艺论文

磨削加工表面烧伤机理及仿真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磨削烧伤的识别及检测方法第12-13页
    1.3 磨削烧伤的研究现状第13-19页
        1.3.1 国内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2 国外的研究现状第15-19页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19-20页
    1.5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2章 磨削烧伤机理理论研究第21-39页
    2.1 磨削工艺方法概述第21-22页
        2.1.1 磨削加工主要方法第21-22页
        2.1.2 磨削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第22页
    2.2 磨削烧伤理论分析第22-31页
        2.2.1 磨削区磨削热的产生第23-24页
        2.2.2 磨削区内温度分布场的理论研究第24-29页
        2.2.3 磨削区温度过高引起磨削烧伤第29-30页
        2.2.4 磨削烧伤对工件机械性能的影响第30-31页
    2.3 普通磨削加工机理及其对磨削温度的影响第31-37页
        2.3.1 磨削参数对磨削温度场的影响第31-34页
        2.3.2 磨削过程的特点及磨屑的形成第34-35页
        2.3.3 磨削过程中主要的磨削要素第35-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3章 磨削烧伤模型的建立及仿真第39-55页
    3.1 磨削烧伤模型的建立第39-43页
        3.1.1 磨削温度场热传导模型的理论分析第39-41页
        3.1.2 实体烧伤模型的建立第41-43页
    3.2 磨削参数和材料设定及加载第43-47页
        3.2.1 材料的选取及性质第43-45页
        3.2.2 基本模型的构建及相关设置第45-47页
    3.3 温度场仿真结果分析第47-53页
        3.3.1 各主要磨削参数的设定第47-48页
        3.3.2 温度场及残余应力等结果分析第48-53页
    3.4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4章 磨削温度场的数值仿真分析第55-69页
    4.1 磨削区理论模型的建立第55-58页
        4.1.1 塑性变形生热的理论解析第55-56页
        4.1.2 摩擦生热数学模型的建立第56-58页
    4.2 数值结果的仿真分析第58-67页
        4.2.1 磨削基本参数的设置第58页
        4.2.2 程序的编制第58-59页
        4.2.3 仿真结果分析第59-66页
        4.2.4 两种仿真的分析对比第66-67页
    4.3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5章 单颗磨粒磨削仿真及优化第69-87页
    5.1 单颗粒磨削烧伤仿真模型的建立第69-72页
        5.1.1 二维几何模型的分析第70-71页
        5.1.2 三维模型的建立第71-72页
        5.1.3 单元网格的划分第72页
    5.2 仿真结果分析第72-82页
        5.2.1 分析约束及相关条件设置第73-74页
        5.2.2 仿真分析结果的得出第74-82页
    5.3 仿真后非磨削参数的优化方法及其探索第82-86页
        5.3.1 砂轮主轴的振动对磨削区温度的影响第82-83页
        5.3.2 砂轮钝化对磨削区温度的影响第83-84页
        5.3.3 磨削液对磨削区温度的影响第84-86页
        5.3.4 磨屑带走的热量对磨削区温度的影响第86页
    5.4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87-89页
    6.1 结论第87-88页
    6.2 建议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3页
致谢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辽宁电台《今天吃点啥》节目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车床切削系统的动态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