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模式研究

中文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页
第一章 导论第12-16页
    1.1 选题背景第12页
    1.2 选题的意义第12-13页
    1.3 文献综述第13-14页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4-15页
    1.5 创新之处第15-16页
第二章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模式的理论分析第16-23页
    2.1 小微企业概述第16-17页
        2.1.1 小微企业的定义与分类标准第16页
        2.1.2 小微企业的特点第16-17页
    2.2 小微企业的重要性第17-18页
        2.2.1 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市场供给第17-18页
        2.2.2 创造劳动就业第18页
        2.2.3 创新的重要源泉第18页
    2.3 小微企业商业银行信贷融资的特点第18-19页
    2.4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的基本原则第19-21页
        2.4.1 互利性第19页
        2.4.2 成长原则第19-20页
        2.4.3 精简原则第20页
        2.4.4 风险分担第20-21页
    2.5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模式的理论基础第21-23页
        2.5.1 生产者均衡理论第21-22页
        2.5.2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2-23页
第三章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影响因素第23-30页
    3.1 小微企业的综合能力和信用状况第23-26页
        3.1.1 核心经营者的素质第23-25页
        3.1.2 企业的发展前景第25页
        3.1.3 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第25-26页
        3.1.4 企业的信用状况第26页
    3.2 银行的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第26-27页
    3.3 社会中介机构的大力发展第27-28页
    3.4 政府的监管和介入第28-30页
第四章 国内外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模式分析第30-38页
    4.1 国外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模式第30-32页
        4.1.1 美国的政府贷款担保模式第30页
        4.1.2 孟加拉的乡村银行模式第30-31页
        4.1.3 玻利维亚阳光银行模式第31页
        4.1.4 东南亚的淡马锡模式第31-32页
        4.1.5 其他模式第32页
    4.2 国内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模式第32-36页
        4.2.1 抚松模式第32-33页
        4.2.2 抱团增信模式第33-34页
        4.2.3 民生银行“商贷通”模式第34页
        4.2.4 桥隧模式第34-35页
        4.2.5 网络联保贷款模式第35-36页
    4.3 中外小微企业信贷模式的启示第36-38页
        4.3.1 努力降低信息不对称,化解经营风险第36页
        4.3.2 标准化的作业服务,降低运营成本第36页
        4.3.3 市场化的利率水平,灵活的还款模式第36-38页
第五章 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案例分析第38-43页
    5.1 信息不对称与小企业融资困境第38-39页
        5.1.1 过度授信引发的信贷危机第38页
        5.1.2 案例分析第38-39页
    5.2 担保物处置难与小企业融资困境第39-41页
        5.2.1 抵押物处置困难引发的信贷危机第39-40页
        5.2.2 案例分析第40-41页
    5.3 担保圈风险与小企业融资困境第41-43页
        5.3.1 联保互保引发的信贷危机第41页
        5.3.2 案例分析第41-43页
第六章 促进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模式创新的对策第43-51页
    6.1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模式创新的基本方向第43-46页
        6.1.1 “外部人”内化模式第43-44页
        6.1.2 风险的“保险”分担模式第44-45页
        6.1.3 “熟人”直贷模式第45-46页
    6.2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第46-49页
        6.2.1 小微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实力第46-47页
        6.2.2 银行要不断创新信贷服务模式第47-49页
    6.3 配套措施第49-51页
        6.3.1 市场化的利率第49页
        6.3.2 搭建小微企业的信用数据平台第49页
        6.3.3 完善相应的法律和法规制度第49-50页
        63.4 积极鼓励中介机构的发展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致谢第53-54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业银行银行卡品牌建设策略
下一篇:我国影子银行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