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高空平台协同通信中的协同策略设计与分析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高空平台协同通信研究现状第13-17页
        1.2.1 高空平台通信系统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协同通信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第17-19页
第二章 高空平台协同通信模型和关键技术第19-33页
    2.1 高空平台通信的分段结构模型第19页
    2.2 高空平台协同通信系统模型第19-29页
        2.2.1 协同节点处理方式第19-21页
        2.2.2 AF模式及性能分析第21-24页
        2.2.3 DF模式及性能分析第24-26页
        2.2.4 性能比较及分析第26-29页
    2.3 链路自适应技术第29-32页
        2.3.1 AMC技术第29-30页
        2.3.2 ARQ技术第30-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高空平台多中继协同协议设计与分析第33-46页
    3.1 系统模型第34-35页
    3.2 系统协议设计第35-37页
    3.3 协议性能理论计算第37-40页
        3.3.1 BER性能计算第37-40页
        3.3.2 参与协作中继节点数计算第40页
    3.4 性能分析与仿真第40-44页
        3.4.1 参与协作的中继节点数和发送功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40-42页
        3.4.2 中继节点接收SNR门限值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42-43页
        3.4.3 具体场景下的性能仿真第43-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四章 多速率无线网络中基于机会中继策略的协同ARQ跨层方案设计第46-57页
    4.1 系统模型和协议设计第47-50页
        4.1.1 系统描述第47-48页
        4.1.2 跨层协同ARQ协议描述第48-50页
    4.2 吞吐量分析第50-52页
        4.2.1 TCARQ-MR吞吐量推导第50-51页
        4.2.2 TARQ-MR吞吐量推导第51-52页
    4.3 理论计算与仿真第52-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7-59页
    5.1 论文工作总结第57页
    5.2 下一步研究工作第57-59页
致谢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灵敏度蝶翼式微陀螺结构设计与加工工艺
下一篇:高精度WENO格式的发展及其在超声速流动与燃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