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光学论文--物理光学(波动光学)论文--偏振与色散论文

径向偏振光束在自由空间及大气中的传输特性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1章 引言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本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1-14页
第2章 径向偏振光束传输基础理论第14-20页
    2.1 径向偏振光束理论知识第14-15页
    2.2 部分相干理论基础第15-17页
    2.3 近轴传输理论第17-20页
第3章 离轴径向偏振光束及其在自由空间中的传输第20-30页
    3.1 理论计算第20-21页
    3.2 光斑传输特性第21-26页
        3.2.1 离轴与非离轴的对比第22-23页
        3.2.2 离轴量d较小时光强的演变第23-25页
        3.2.3 离轴量d较大时光强的演变第25-26页
    3.3 光束质心第26-27页
    3.4 本章小结第27-30页
第4章 多色径向偏振光束的光强及光谱特性第30-40页
    4.1 理论计算第30-31页
    4.2 光强特性第31-33页
    4.3 光谱特性第33-37页
    4.4 与线偏振多色高斯光束的对比第37-38页
    4.5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5章 部分相干径向偏振光束在自由空间中的传输第40-64页
    5.1 理论计算第40-44页
    5.2 光强及其演变第44-46页
    5.3 斯托克斯参数及偏振度第46-52页
        5.3.1 斯托克斯参数S1的演变第46-48页
        5.3.2 斯托克斯参数S2的演变第48-49页
        5.3.3 斯托克斯参数S3的演变第49-51页
        5.3.4 偏振度的演变第51-52页
    5.4 传输中的复相干度第52-61页
        5.4.1 参考点位于原点第52-54页
        5.4.2 参考点位于x轴第54-57页
        5.4.3 参考点位于y轴第57-60页
        5.4.4 参考点位于其他位置第60-61页
    5.5 本章小结第61-64页
第6章 部分相干径向偏振光束在大气湍流中的传输第64-82页
    6.1 理论计算第64-69页
        6.1.1 光强及偏振度解析表达式第64-67页
        6.1.2 相对二阶矩束宽第67-69页
    6.2 光强及其演变第69-70页
    6.3 偏振度(DOP)的演变第70-75页
        6.3.1 相干性对DOP分布的影响第71-72页
        6.3.2 大气湍流对DOP分布的影响第72-73页
        6.3.3 光斑尺寸对DOP分布的影响第73-74页
        6.3.4 光源波长对DOP分布的影响第74-75页
    6.4 束宽展宽及角扩展第75-80页
        6.4.1 大气湍流强度对束宽的影响第75-76页
        6.4.2 光源相干性对束宽的影响第76-77页
        6.4.3 光源波长对束宽的影响第77-78页
        6.4.4 角扩展第78-80页
    6.5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82-86页
    7.1 主要结论第82-83页
    7.2 展望第83-86页
参考文献第86-92页
致谢第92-94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垂直光磁记录薄膜的制备与测试方法研究
下一篇:利用掺杂技术提高OLED性能及白光OLED色度改善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