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16页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4 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2章 突破苏联模式,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第16-21页 |
2.1 明确提出“以苏为鉴戒”的思想及发表《论十大关系》 | 第16-17页 |
2.2 中共八大召开,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作出战略部署 | 第17-18页 |
2.3 创立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奠定改革的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2.4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理论准备 | 第19-21页 |
第3章 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 | 第21-29页 |
3.1 提出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总任务及“两步走”战略步骤 | 第21-22页 |
3.2 发动“大跃进”运动、大炼钢铁运动及人民公社化运动 | 第22-24页 |
3.3 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总方针 | 第24页 |
3.4 对发展问题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 第24-25页 |
3.5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理论准备 | 第25-29页 |
第4章 对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建设的探索 | 第29-34页 |
4.1 提出“双百”方针,并将其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方针 | 第29-30页 |
4.2 把“二为”方向列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方针 | 第30页 |
4.3 推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重要指导方针 | 第30-31页 |
4.4 倡导“技术革命”的思想 | 第31-32页 |
4.5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建设作出理论准备 | 第32-34页 |
第5章 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 | 第34-39页 |
5.1 确立“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第34-35页 |
5.2 创建“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第35页 |
5.3 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 第35-36页 |
5.4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出理论准备 | 第36-39页 |
第6章 对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国防建设及外交思想的探索 | 第39-45页 |
6.1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历次“整风”运动的经验教训 | 第39页 |
6.2 坚持与发展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 第39-40页 |
6.3 致力于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增强国防实力 | 第40页 |
6.4 “两个中间地带”观点到“三个世界”划分 | 第40-41页 |
6.5 集体智慧结晶下“独立自主”及防止“和平演变”的外交战略思想 | 第41-42页 |
6.6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国防建设及外交思想作出理论准备 | 第42-45页 |
结束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