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竖向型钢改善低矮剪力墙受力性能的机理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2.1 试验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 第16-46页 |
2.1 ABAQUS程序简介 | 第16页 |
2.2 SRC低矮剪力墙的受力特征 | 第16-17页 |
2.3 材料模型 | 第17-31页 |
2.3.1 CDP模型 | 第18-24页 |
2.3.2 UMAT材料模型 | 第24-30页 |
2.3.3 钢材材料模型 | 第30-31页 |
2.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1-32页 |
2.4.1 几何模型 | 第31页 |
2.4.2 单元类型及网格划分 | 第31-32页 |
2.4.3 边界条件及加载制度 | 第32页 |
2.4.4 相互关系 | 第32页 |
2.5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 第32-45页 |
2.5.1 试验概况 | 第32-35页 |
2.5.2 荷载-位移曲线对比 | 第35-39页 |
2.5.3 关键指标 | 第39-41页 |
2.5.4 破坏模式对比 | 第41-4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3 内置竖向型钢作用机理 | 第46-64页 |
3.1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6-49页 |
3.1.1 骨架曲线 | 第46-47页 |
3.1.2 内置竖向型钢应变 | 第47-49页 |
3.2 有限元模拟分析 | 第49-61页 |
3.2.1 荷载-位移曲线 | 第50-51页 |
3.2.2 内置竖向型钢受力特征 | 第51-58页 |
3.2.3 混凝土受力特征 | 第58-60页 |
3.2.4 小结 | 第60-61页 |
3.3 软化拉压杆模型 | 第61-6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4 参数影响分析 | 第64-88页 |
4.1 内置竖向型钢最优布置方案 | 第64-70页 |
4.1.1 算例设计 | 第64-65页 |
4.1.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5-69页 |
4.1.3 布置方案 | 第69-70页 |
4.2 参数分析 | 第70-83页 |
4.2.1 中部暗柱含钢率影响 | 第70-73页 |
4.2.2 剪跨比影响 | 第73-75页 |
4.2.3 轴压比影响 | 第75-78页 |
4.2.4 混凝土强度等级影响 | 第78-80页 |
4.2.5 腹板配筋率影响 | 第80-83页 |
4.3 极限位移角计算 | 第83-85页 |
4.3.1 算例设计 | 第83-84页 |
4.3.2 计算结果 | 第84-85页 |
4.4 设计建议 | 第85-88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88-90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88-89页 |
5.1.1 本文主要工作 | 第88页 |
5.1.2 本文主要结论 | 第88-89页 |
5.2 后续研究展望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