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属性决策理论桥梁全寿命设计方案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桥梁工程多目标方案决策的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传统桥梁设计理念 | 第10-11页 |
1.2.2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4-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多属性决策理论基础及模型建立 | 第19-31页 |
2.1 MAD算法综述研究及分析 | 第19-21页 |
2.1.1 特征值和初始判断阵 | 第19页 |
2.1.2 指标赋权法 | 第19-21页 |
2.1.3 不确定性决策方法 | 第21页 |
2.2 MAD建模知识 | 第21-27页 |
2.2.1 层次分析法 | 第21-23页 |
2.2.2 模糊综合评判法 | 第23-25页 |
2.2.3 三角模糊数和直觉模糊熵 | 第25-27页 |
2.3 桥梁全寿命设计多属性决策模型 | 第27-29页 |
2.3.1 实施步骤 | 第27-28页 |
2.3.2 BLCD多目标决策模型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基于桥梁风险评估模型的项目可行性分析 | 第31-53页 |
3.1 风险因素识别和研究 | 第31-35页 |
3.1.1 风险识别和分析 | 第31-34页 |
3.1.2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34-35页 |
3.2 桥梁工程多目标风险决策模型 | 第35-41页 |
3.2.1 TAHP算法确定主观权重 | 第35-37页 |
3.2.2 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 | 第37-38页 |
3.2.3 主客观权重的博弈组合 | 第38-39页 |
3.2.4 桥梁工程多目标风险决策 | 第39-41页 |
3.3 实例分析 | 第41-49页 |
3.3.1 BLCD风险指标的主观权重分配 | 第43-46页 |
3.3.2 层次熵权确定客观权重 | 第46-47页 |
3.3.3 博弈论组合权重及分析 | 第47-48页 |
3.3.4 风险定级和可行性分析 | 第48-49页 |
3.4 博弈组合赋权法的验证 | 第49-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基于BLCD的桥梁多目标方案优选模型 | 第53-69页 |
4.1 全寿命设计理念和桥梁的多目标分析 | 第53-56页 |
4.1.1 BLCD设计理念 | 第53-54页 |
4.1.2 桥梁多目标属性因素分析 | 第54-56页 |
4.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层次递阶模型 | 第56-59页 |
4.2.1 评价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 第56-57页 |
4.2.2 BLCD评价指标的筛选方法 | 第57-59页 |
4.2.3 桥梁全寿命指标评价体系 | 第59页 |
4.3 BLCD多目标方案决策模型 | 第59-63页 |
4.3.1 基于TFN和直觉模糊熵的综合权重 | 第59-61页 |
4.3.2 TFN几何排序法进行BLCD方案决策 | 第61-63页 |
4.4 算例 | 第63-67页 |
4.4.1 指标权重计算 | 第64-66页 |
4.4.2 TFN几何排序法进行方案决策 | 第66-67页 |
4.4.3 模糊数排序决策模型验证 | 第6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5.1 总结 | 第69-70页 |
5.2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附录 | 第79-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