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师非言语行为的运用探析--以河南省桐柏县第五小学为个案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前言 | 第10-16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 国外有关教师非言语行为的概述 | 第11-12页 |
2. 国内有关教师非言语行为的概述 | 第12-14页 |
(三) 研究方法和调查对象 | 第14-16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2. 调查对象 | 第14-16页 |
二、小学英语教师非言语行为运用现状的调查 | 第16-30页 |
(一) 教师非言语行为的含义和作用 | 第16-18页 |
1. 教师非言语行为的含义 | 第16-17页 |
2. 教师非言语行为的作用 | 第17-18页 |
(二) 小学英语教师非言语行为运用现状的调查 | 第18-30页 |
1. 小学生对教师运用非言语行为的看法 | 第18-20页 |
2. 小学英语教师对非言语行为的理解程度 | 第20-21页 |
3. 小学英语教师对非言语行为意义的认识 | 第21-23页 |
4. 小学英语教师运用非言语行为的途径 | 第23-28页 |
5. 小学英语教师非言语行为运用的范围及使用频率 | 第28-30页 |
三、造成小学英语教师非言语行为运用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30-33页 |
(一) 传统价值观的影响 | 第30-31页 |
(二) 非言语行为特点的制约 | 第31-32页 |
(三) 教育管理者不重视 | 第32页 |
(四) 教师个人原因 | 第32-33页 |
四、提高小学英语教师运用非言语行为能力的对策 | 第33-38页 |
(一) 加强教师对非言语行为的认知 | 第33-36页 |
1. 加强教师对非言语行为作用的认知 | 第33页 |
2. 加强教师非言语行为的理论学习 | 第33-34页 |
3. 对教师运用非言语行为提供一定的标准 | 第34-36页 |
(二) 加强教育管理者对教师非言语行为的重视 | 第36页 |
(三) 完善教师评价机制 | 第36-37页 |
(四) 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附录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