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论 | 第10-15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研究目的 | 第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一) 文献法 | 第13页 |
(二) 问卷调查法 | 第13-14页 |
(三) 访谈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高职大学生文化消费教育及其特点 | 第15-21页 |
一、高职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内涵 | 第15-16页 |
二、高职大学生文化消费教育的一般含义 | 第16-17页 |
三、高职大学生文化消费教育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四、高职大学生文化消费教育的基本特点 | 第18-21页 |
(一) 高职大学生文化消费教育的地域性 | 第18页 |
(二) 高职大学生文化消费教育的职业性 | 第18-19页 |
(三) 高职大学生文化消费教育的实用性 | 第19页 |
(四) 高职大学生文化消费教育的开放性 | 第19-20页 |
(五) 高职大学生文化消费教育的统一性 | 第20-21页 |
第二章 高职大学生文化消费教育的必要性及意义 | 第21-25页 |
一、高职大学生文化消费教育的必要性 | 第21-23页 |
(一) 高职大学生文化消费教育工作滞后性 | 第21-22页 |
(二) 高职大学生文化消费的被动性 | 第22-23页 |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消费教育的意义 | 第23-25页 |
(一) 高职大学生文化消费教育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 第23-24页 |
(二) 高职大学生文化消费教育有助于实现高职院校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 第24页 |
(三) 高职大学生文化消费教育有助于和谐校园建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 第24-25页 |
第三章 高职大学生文化消费及其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5-38页 |
一、高职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调查 | 第25-32页 |
(一) 调查对象和方法 | 第25-26页 |
(二) 高职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调查数据分析 | 第26-29页 |
(三) 本调查的主要发现(结果分析) | 第29-32页 |
二、高职大学生文化消费教育现状 | 第32-36页 |
(一) 高职大学生的文化消费教育的成效 | 第32-33页 |
(二) 高职大学生文化消费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 | 第33-36页 |
三、高职大学生文化消费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6-38页 |
(一) 社会及学校原因 | 第36页 |
(二) 家庭原因 | 第36-37页 |
(三) 个人原因 | 第37-38页 |
第四章 高职大学生文化消费教育的对策研究 | 第38-50页 |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大学生文化消费价值取向 | 第38-41页 |
(一)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消费观 | 第39页 |
(二) 树立全面发展的文化消费观 | 第39-40页 |
(三) 树立和谐的文化消费观 | 第40-41页 |
二、强化校园文化在高职大学生文化消费教育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第41-45页 |
(一) 以公寓生活文化养成生态文明型的文化消费行为 | 第41-42页 |
(二) 以校园文化活动养成审美型的文化消费行为 | 第42-43页 |
(三) 以职业文化养成职业技术型的文化消费行为 | 第43-45页 |
三、发挥课堂教学培养高职学生自我文化消费教育能力 | 第45-48页 |
(一) 以“理论课堂教学”提高高职大学生文化消费需要层次 | 第45-46页 |
(二) 以“社会实践课堂教学”强化高职大学生闲暇文化消费自律 | 第46-48页 |
四、以政策环境保障高职大学生文化消费教育的效果 | 第48-50页 |
(一) 建立和健全文化消费教育的机制 | 第48页 |
(二) 加大投入,用具体行动支持大学生的文化消费 | 第48-50页 |
结束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