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基因表达的启动子优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略词表第8-13页
第一章 前言第13-24页
    1.1 粮食中真菌毒素的污染概况第13页
    1.2 玉米赤霉烯酮的性质及危害第13-14页
    1.3 ZEN清除方法第14-17页
        1.3.1 物理方法第14-15页
        1.3.2 化学方法第15页
        1.3.3 生物方法第15-17页
    1.4 ZEN检测方法第17-18页
    1.5 枯草芽孢杆菌及其表达系统第18-19页
    1.6 应用于枯草芽孢杆菌系统的启动子第19-22页
        1.6.1 枯草芽孢杆菌中的σ因子第19页
        1.6.2 启动子的结构第19-20页
        1.6.3 启动子的结构对表达效率的影响第20页
        1.6.4 枯草芽孢杆菌系统的启动子第20-22页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P_(lapS)启动子介导的ZEN降解酶基因的高效表达第24-36页
    2.1 实验材料第24-26页
        2.1.1 菌株与质粒第24页
        2.1.2 培养基及抗生素第24-25页
        2.1.3 分子生物学试剂及其配制第25页
        2.1.4 主要仪器设备第25-26页
    2.2 研究方法第26-30页
        2.2.1 启动子及信号肽片段的克隆第26-27页
        2.2.2 PCR产物的纯化第27页
        2.2.3 质粒pWBZ1的提取第27页
        2.2.4 质粒pWBZ1及目的片段的酶切第27-28页
        2.2.5 DNA片段的连接第28页
        2.2.6 枯草芽孢杆菌(Bs 168)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28页
        2.2.7 连接产物的转化第28页
        2.2.8 转化子的PCR、酶切鉴定第28-29页
        2.2.9 ZEN标准曲线的制作及标准品的处理第29-30页
        2.2.10 转化子的ZEN降解酶活性测定第30页
        2.2.11 ZEN降解产物的质谱解析第30页
    2.3 结果分析第30-35页
        2.3.1 P_(lapS)和信号肽片段的克隆第30-31页
        2.3.2 表达载体pWBZ7及转化子Z7的构建第31-32页
        2.3.3 转化子PCR及酶切鉴定第32-33页
        2.3.4 ZEN标准曲线的制作第33页
        2.3.5 转化子Z7的ZEN降解酶活性验证第33-34页
        2.3.6 ZEN降解产物的质谱分析第34-35页
    2.4 讨论与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Western Blot检测ZEN降解酶的表达研究第36-43页
    3.1 实验材料第36-39页
        3.1.1 菌株、培养基及抗生素第36页
        3.1.2 生化试剂及配制第36-38页
        3.1.3 仪器设备第38-39页
    3.2 研究方法第39-41页
        3.2.1 Western Blot抗体的制备第39-40页
        3.2.2 Z7工程菌中ZEN降解酶的Western Blot分析第40-41页
    3.3 结果分析第41-42页
        3.3.1 蛋白纯化后的SDS-PAGE分析及浓度测定第41页
        3.3.2 Western Blot分析第41-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P43与PlapS介导的ZEN降解酶基因表达的评价和比较第43-50页
    4.1 实验材料第43页
        4.1.1 培养基及抗生素第43页
        4.1.2 生化试剂及配制第43页
        4.1.3 仪器设备第43页
    4.2 研究方法第43-44页
        4.2.1 ZEN降解酶在工程菌Z1、Z7中的分泌表达第43页
        4.2.2 ZEN降解酶活性测定第43-44页
        4.2.3 发酵上清液的SDS-PAGE检测第44页
        4.2.4 在Z1、Z7工程菌中表达的降解酶的Western Blot分析第44页
        4.2.5 重组质粒的稳定性分析第44页
        4.2.6 启动子的结构分析第44页
    4.3 结果分析第44-48页
        4.3.1 ZEN工程菌的摇瓶发酵、降解酶的活性测定和比较第44-45页
        4.3.2 ZEN降解酶SDS-PAGE分析第45-46页
        4.3.3 Western Blot分析第46页
        4.3.4 重组质粒的稳定性分析第46-47页
        4.3.5 两种启动子的结构差异分析第47-48页
    4.4 讨论与小结第48-50页
第五章 ZEN降解菌的应用研究第50-55页
    5.1 实验材料第50页
        5.1.1 菌株及实验样品第50页
        5.1.2 培养基及抗生素第50页
        5.1.3 试剂及设备第50页
    5.2 研究方法第50-51页
        5.2.1 发酵上清液对玉米醪中ZEN的降解效果评价第50-51页
        5.2.2 发酵上清液对酒糟蛋白(DDGS)中ZEN的降解效果评价第51页
        5.2.3 工程菌的放大发酵试验第51页
    5.3 结果分析第51-54页
        5.3.1 发酵上清液对玉米醪中ZEN的降解效果第51-52页
        5.3.2 发酵上清液对酒糟蛋白(DDGS)中ZEN的降解效果第52页
        5.3.3 工程菌Z7的放大发酵试验第52-54页
    5.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致谢第61-62页
作者简历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伊曲康唑纳米粒的制备及其疗效初步研究
下一篇: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饲喂含AFB1发霉饲料黄河鲤鱼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