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3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黄曲霉毒素简介 | 第10-13页 |
1.2.1 黄曲霉毒素的发现 | 第10-11页 |
1.2.2 黄曲霉毒素的产生 | 第11-12页 |
1.2.3 黄曲霉毒素种类和理化特征 | 第12-13页 |
1.3 黄曲霉毒素污染 | 第13-15页 |
1.4 黄曲霉毒素代谢途径 | 第15-18页 |
1.4.1 黄曲霉毒素在畜禽动物体内代谢 | 第15-16页 |
1.4.2 黄曲霉毒素在水产生物体内代谢 | 第16-18页 |
1.5 黄曲霉毒素危害 | 第18-21页 |
1.5.1 黄曲霉毒素中毒形式 | 第18页 |
1.5.2 黄曲霉毒素中毒危害 | 第18-21页 |
1.6 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 | 第21-24页 |
1.6.1 薄层层析法(TLC) | 第22页 |
1.6.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第22-23页 |
1.6.3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 第23-24页 |
1.6.4 微柱筛选法 | 第24页 |
1.6.5 金标试纸法 | 第24页 |
1.7 黄曲霉毒素去除方法 | 第24-29页 |
1.7.1 物理方法 | 第25-26页 |
1.7.2 化学方法 | 第26-27页 |
1.7.3 生物方法 | 第27-29页 |
1.8 本研究目的 | 第29-30页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第30-37页 |
2.1 试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30-31页 |
2.2 试验日粮和分组 | 第31-33页 |
2.3 试验动物及饲养 | 第33页 |
2.4 试验地点及时间 | 第33页 |
2.5 样品采集和检测方法 | 第33-37页 |
2.5.1 生长性能指标 | 第33页 |
2.5.2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 第33-35页 |
2.5.3 肝脏抗氧化指标测定 | 第35页 |
2.5.4 肝脏和血液AFB_1残留指标测定 | 第35-36页 |
2.5.5 饲料常规营养物质消化率测定 | 第36页 |
2.5.6 数据处理 | 第36-37页 |
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45页 |
3.1 AFB_1和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黄河鲤鱼生长性能指标的影响 | 第37-39页 |
3.2 AFB_1和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黄河鲤鱼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 AFB_1和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黄河鲤鱼肝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第40-41页 |
3.4 AFB_1和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黄河鲤鱼血清相关酶活的影响 | 第41页 |
3.5 AFB_1和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黄河鲤鱼血清总蛋白指标的影响 | 第41-42页 |
3.6 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黄河鲤鱼肝脏和血液中 AFB_1残留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3.7 AFB_1和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黄河鲤鱼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 第43-45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5-48页 |
4.1 生长性能 | 第45页 |
4.2 肝脏和血清抗氧化指标 | 第45-46页 |
4.3 血清相关酶活 | 第46页 |
4.4 血清蛋白指标 | 第46-47页 |
4.5 肝脏和血清AFB_1残留量 | 第47页 |
4.6 营养物质消化率 | 第47-4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个人简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