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 第9-25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6-21页 |
1.3 研究思路和解决的问题 | 第21-2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5 理论依据 | 第23-24页 |
1.6 创新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保险及其发展路径 | 第25-52页 |
2.1 保险的界定 | 第25-29页 |
2.1.1 保险的定义 | 第25页 |
2.1.2 保险的职能和作用 | 第25-26页 |
2.1.3 保险的基本内涵 | 第26-28页 |
2.1.4 保险的基本原则 | 第28-29页 |
2.2 保险业发展的路径 | 第29-37页 |
2.2.1 世界保险业的发展历程 | 第29-33页 |
2.2.2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路径 | 第33-37页 |
2.3 影响保险业发展的系统条件及要素 | 第37-48页 |
2.3.1 保险产生的基础条件 | 第38页 |
2.3.2 社会-经济-价值文化系统对保险发展的影响 | 第38-48页 |
2.4 保险制度安排中的费用效益测算 | 第48-50页 |
2.5 小结 | 第50-52页 |
第三章 影响中国保险业发展要素的实证分析 | 第52-76页 |
3.1 国家对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影响 | 第52-61页 |
3.1.1 国家效用目标对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影响 | 第52-57页 |
3.1.2 国家产业政策对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影响 | 第57-61页 |
3.2 影响中国保险产业发展的经济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61-71页 |
3.2.1 保险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 | 第62-66页 |
3.2.2 市场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 | 第66-68页 |
3.2.3 储蓄水平与寿险发展的关系 | 第68-69页 |
3.2.4 固定资产投资对财产保险发展的影响 | 第69-71页 |
3.3 意识形态的影响 | 第71-75页 |
3.4 小结 | 第75-76页 |
第四章 中国保险业的社会风险保障功能和经济增长贡献 | 第76-85页 |
4.1 中国保险业的社会风险保障功能 | 第76-82页 |
4.1.1 常规状态下中国保险业社会贡献状况 | 第76-80页 |
4.1.2 社会突发事件下中国保险业社会贡献状况 | 第80-82页 |
4.2 中国保险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 | 第82-84页 |
4.2.1 以利润额测度保险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第82-83页 |
4.2.2 以资产额测度保险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第83-84页 |
4.3 小结 | 第84-85页 |
第五章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空间 | 第85-108页 |
5.1 世界保险业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规模和地位比较 | 第85-92页 |
5.1.1 世界保险业和中国保险业发展规模和速度比较 | 第85-89页 |
5.1.2 世界保险业和中国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比较 | 第89-92页 |
5.2 利用波特的竞争力理论分析中国保险业的利润空间 | 第92-106页 |
5.2.1 六种作用力的作用主体 | 第93-94页 |
5.2.2 六种作用力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94-104页 |
5.2.3 中国保险产业的总体竞争状态 | 第104-106页 |
5.3 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六章 中国保险业产业内保险公司经营绩效 | 第108-135页 |
6.1 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DEA 有效性分析 | 第108-122页 |
6.1.1 1999-2002 年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分析 | 第110-117页 |
6.1.2 1999-2002 年寿险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分析 | 第117-122页 |
6.2 保险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 第122-134页 |
6.2.1 财产保险公司承保业务绩效分析 | 第122-124页 |
6.2.2 近几年寿险保险公司承保业务绩效分析 | 第124-125页 |
6.2.3 保险公司投资收益分析 | 第125-130页 |
6.2.4 保险资金运用(投资)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 第130-133页 |
6.2.5 完善中国保险投资的几点建议 | 第133-134页 |
6.3 小结 | 第134-135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35-143页 |
7.1 整个系统变化趋势有利于中国保险业的发展 | 第135-136页 |
7.1.1 国家影响的变化将增强中国保险业的竞争力 | 第135-136页 |
7.1.2 市场制度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保险业的发展 | 第136页 |
7.2 中国保险业存在的问题 | 第136页 |
7.3 建议 | 第136-142页 |
7.3.1 完善市场制度体系建设,尤其是法制建设 | 第137-138页 |
7.3.2 优化意识形态,着重加强诚信建设 | 第138-140页 |
7.3.3 改进公司产权结构与经营方式 | 第140-142页 |
7.4 研究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 第142-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143-156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56-157页 |
致谢 | 第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