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固-液相变材料在储热/能方面的应用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4 格子-Boltamann方法的概述及在相变领域应用 | 第16-17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多孔骨架内固液相变糊状区流动传热两区域模型 | 第19-32页 |
2.1 数学模型 | 第19-25页 |
2.1.1 基于表征元尺度的固液相变糊状区数学模型 | 第20-24页 |
2.1.2 基于孔隙尺度的固液相变糊状区数学模型 | 第24-25页 |
2.2 多孔骨架内固液相变格子-Boltzmann方法 | 第25-31页 |
2.2.1 LBM基本模型 | 第26-27页 |
2.2.2 LBM常用边界条件 | 第27-28页 |
2.2.3 多孔骨架内固液相变糊状区的格子-Boltzmann模型 | 第28-3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格子-Boltzmann模型的数值求解及验证 | 第32-42页 |
3.1 多孔骨架内流动及传热过程几何及物理参数设置 | 第32-34页 |
3.1.1 多孔介质孔隙率、形状因子和渗透率 | 第32-33页 |
3.1.2 LBM模型参数设置 | 第33-34页 |
3.2 LBM模型验证 | 第34-41页 |
3.2.1 网格无关化检验 | 第34-35页 |
3.2.2 纯相变材料固液相变过程的LBM模型验证 | 第35-39页 |
3.2.3 方腔填充多孔介质自然对流LBM模型验证 | 第39-40页 |
3.2.4 方腔内流固耦合LBM模型验证 | 第40-4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固液相变糊状区两区域LBM模拟研究 | 第42-55页 |
4.1 固液相变糊状区模型研究 | 第42-47页 |
4.1.1 固液相变的糊状区一区域LBM模拟 | 第42-45页 |
4.1.2 固液相变的糊状区两区域LBM模拟 | 第45-47页 |
4.2 固液相变糊状区特性研究 | 第47-54页 |
4.2.1 普朗特数(Pr)对固液相变糊状区的影响 | 第47-50页 |
4.2.2 瑞利数(Ra)对固液相变糊状区的影响 | 第50-52页 |
4.2.3 斯蒂芬数(Ste)对固液相变糊状区的影响 | 第52-5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含多孔骨架方腔内固液相变糊状区LBM模拟研究 | 第55-72页 |
5.1 含多孔骨架方腔内固液相变REV尺度研究 | 第55-62页 |
5.1.1 多孔骨架的存在对固液相变流动传热的影响 | 第56-60页 |
5.1.2 多孔骨架Darcy数对固液相变流动传热的影响 | 第60-61页 |
5.1.3 多孔骨架孔隙率 e 对固液相变流动传热的影响 | 第61-62页 |
5.2 含多孔骨架方腔内固液相变孔隙尺度研究 | 第62-70页 |
5.2.1 孔隙结构下固液相变糊状区的特征 | 第63-65页 |
5.2.2 骨架孔隙率对固液相变糊状区的影响 | 第65-68页 |
5.2.3 骨架导热能力对固液相变糊状区的影响 | 第68-7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5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72-73页 |
6.2 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