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3-14页 |
第1章 综述 | 第14-30页 |
1.1 类风湿关节炎 | 第14-17页 |
1.1.1 概述 | 第14页 |
1.1.2 类风湿关节炎的自身抗体 | 第14-15页 |
1.1.3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进展 | 第15-16页 |
1.1.4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 第16-17页 |
1.2 IL-29 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2.1 IL-29 的基因机构 | 第17页 |
1.2.2 IL-29 的受体及其信号转导 | 第17-18页 |
1.2.3 IL-29 的生物学效应 | 第18-19页 |
1.3 IL-29 与RA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4 小结 | 第20-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30页 |
第2章 引言 | 第30-32页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第32-35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32-33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33-35页 |
3.2.1 标本采集 | 第33页 |
3.2.2 临床数据采集及检测方法 | 第33页 |
3.2.3 疾病活动度评分 | 第33-34页 |
3.2.4 统计学方法 | 第34-35页 |
第4章 结果 | 第35-43页 |
4.1 总体RA组和HC基线期的临床资料和血清IL-29 水平 | 第35-36页 |
4.2 抗CCP抗体阳性RA组、抗CCP抗体阴性RA组和HC组血清IL-29 水平的比较 | 第36-37页 |
4.3 总体RA组、抗CCP抗体阳性RA组和抗CCP抗体阴性RA组患者血清IL-29 水平与各项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37-39页 |
4.4 总体RA组、抗CCP抗体阳性RA组和抗CCP抗体阴性RA组在DMARDs治疗后血清IL-29 水平的变化 | 第39-42页 |
4.5 治疗有效和治疗无效RA患者在基线期的血清IL-29 水平 | 第42-43页 |
第5章 讨论 | 第43-49页 |
5.1 总体RA组患者基线期血清IL-29 水平与基线期比较 | 第43-44页 |
5.2 抗CCP抗体阳性RA患者、抗CCP抗体阴性RA患者及HC血清IL-29 水平的比较 | 第44-45页 |
5.3 总体RA组、抗CCP抗体阳性RA组和抗CCP抗体阴性RA组与各项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45-46页 |
5.4 总体RA、抗CCP抗体阳性RA及抗CCP抗体阴性RA在DMARDs治疗前后血清IL-29 水平的变化 | 第46-47页 |
5.5 治疗有效和治疗无效RA患者在基线期的血清IL-29 水平 | 第47页 |
5.6 研究创新点 | 第47-48页 |
5.7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48-49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