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14-15页 |
1 引言 | 第15-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8-20页 |
2.1.1 菌株来源 | 第18页 |
2.1.2 实验器材 | 第18-19页 |
2.1.3 实验试剂 | 第19页 |
2.1.4 实验主要试剂配方 | 第19-20页 |
2.1.5 生物信息软件 | 第20页 |
2.1.6 实验使用网络服务器 | 第2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0-27页 |
2.2.1 菌株复苏与鉴定 | 第20页 |
2.2.2 药敏试验 | 第20-21页 |
2.2.3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鉴定(MRSA) | 第21页 |
2.2.4 金黄色葡萄球菌DNA提取 | 第21页 |
2.2.5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金葡菌耐药与毒力相关基因 | 第21-24页 |
2.2.5.1 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引物 | 第21-23页 |
2.2.5.2 耐药与毒力相关基因PCR反应体系及条件 | 第23-24页 |
2.2.5.3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24页 |
2.2.6 MRSA菌株SCCmec分型 | 第24-25页 |
2.2.6.1 SCCmec分型引物 | 第24-25页 |
2.2.6.2 多重PCR反应体系及扩增条件 | 第25页 |
2.2.6.3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25页 |
2.2.7 金葡菌spa及agr分型 | 第25-26页 |
2.2.7.1 引物 | 第26页 |
2.2.7.2 PCR反应体系及扩增条件 | 第26页 |
2.2.7.3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26页 |
2.2.8 统计方法 | 第26-27页 |
3 结果 | 第27-46页 |
3.1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与毒力携带情况 | 第27-34页 |
3.1.1 不同来源的金葡菌耐药表型结果 | 第27-28页 |
3.1.2 不同来源的金葡菌耐药基因分布结果 | 第28-29页 |
3.1.3 不同来源的金葡菌耐药基因数目携带情况 | 第29-31页 |
3.1.4 不同来源的金葡菌毒力基因分布结果 | 第31-32页 |
3.1.5 不同来源的金葡菌携带毒力基因数目情况 | 第32-34页 |
3.2 MRSA与MSSA菌株耐药与毒力携带结果比较 | 第34-38页 |
3.2.1 MRSA与MSSA菌株耐药表型结果比较 | 第35页 |
3.2.2 MRSA与MSSA菌株耐药基因分布比较 | 第35-36页 |
3.2.3 MRSA与MSSA菌株毒力基因分布比较 | 第36页 |
3.2.4 MRSA与MSSA菌株携带耐药基因数目情况 | 第36-38页 |
3.2.5 MRSA与MSSA菌株携带毒力基因数目情况 | 第38页 |
3.3 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分型 | 第38-46页 |
3.3.1 MRSA菌株SCCmec分型 | 第38-41页 |
3.3.1.1 不同SCCmec分型菌株耐药表型差异 | 第39-40页 |
3.3.1.2 不同SCCmec分型菌株耐药基因分布结果 | 第40-41页 |
3.3.1.3 不同SCCmec分型菌株毒力基因分布结果 | 第41页 |
3.3.2 金葡菌agr分型 | 第41-43页 |
3.3.3 金葡菌spa分型 | 第43-45页 |
3.3.4 MRSA与MSSA菌株流行型别 | 第45-46页 |
4 讨论 | 第46-53页 |
4.1 不同来源金葡菌的耐药性 | 第46-47页 |
4.2 不同来源金葡菌中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分布 | 第47-48页 |
4.3 MRSA与MSSA菌株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分析 | 第48-50页 |
4.4 MRSA菌株SCCmec分型分析 | 第50-51页 |
4.5 agr分型分析 | 第51页 |
4.6 spa分型 | 第51-52页 |
4.7 本文创新点与局限性 | 第52-53页 |
5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综述 | 第59-73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附录 | 第73-8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