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光伏产业及其废水 | 第9-12页 |
1.1.1 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1.1.2 光伏产业废水产排情况 | 第10-12页 |
1.2 光电池生产废水污染及其危害 | 第12-13页 |
1.2.1 氮污染 | 第12页 |
1.2.2 氟污染 | 第12-13页 |
1.3 硝酸盐氮废水处理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3.1 物化处理 | 第13-16页 |
1.3.2 生物处理 | 第16-18页 |
1.4 含氟废水处理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1 化学沉淀法 | 第18页 |
1.4.2 混凝沉淀法 | 第18-19页 |
1.4.3 吸附法 | 第19页 |
1.4.4 膜分离法 | 第19页 |
1.5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6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1.6.1 研究目标 | 第20页 |
1.6.2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1.6.3 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高浓度氟的回收试验 | 第23-35页 |
2.1 试验方案 | 第23-24页 |
2.1.1 试验水质 | 第23页 |
2.1.2 试验方案 | 第23-24页 |
2.1.3 试验仪器与材料 | 第24页 |
2.2 不同铝试剂对沉淀效果的影响 | 第24-27页 |
2.3 不同条件下冰晶石的回收效果 | 第27-32页 |
2.3.1 不同温度对沉淀效果的影响 | 第27-30页 |
2.3.2 不同初始F浓度对沉淀效果的影响 | 第30-32页 |
2.3.3 不同pH对沉淀效果的影响 | 第32页 |
2.4 晶种对沉淀效果的影响 | 第32-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反渗透同步除氟脱氮研究 | 第35-47页 |
3.1 试验方案 | 第35-37页 |
3.1.1 试验仪器与材料 | 第35页 |
3.1.2 试验装置 | 第35-36页 |
3.1.3 试验方案 | 第36-37页 |
3.2 反渗透工艺对除氟和脱氮的影响研究 | 第37-43页 |
3.2.1 不同pH对NO_3~-、F~-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7-38页 |
3.2.2 不同进水压力NO_3~-、F~-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8页 |
3.2.3 不同离子浓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8-40页 |
3.2.4 正交试验与分析 | 第40-43页 |
3.3 不同浓缩倍数下的运行效果分析 | 第43-44页 |
3.4 膜污染分析 | 第44-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反硝化生物滤池脱氮研究 | 第47-61页 |
4.1 试验水质及预处理 | 第47页 |
4.2 试验装置和分析方法 | 第47-50页 |
4.2.1 试验装置 | 第47-49页 |
4.2.2 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 | 第49-50页 |
4.2.3 脂磷法 | 第50页 |
4.3 反应器的挂膜与启动 | 第50-52页 |
4.4 不同条件下反应器运行效果 | 第52-57页 |
4.4.1 不同C/N下反应器运行效果 | 第52-54页 |
4.4.2 不同HRT下反应器运行效果 | 第54-55页 |
4.4.3 最优运行条件下反应器运行效果研究 | 第55-57页 |
4.5 提高硝酸盐氮负荷后反应器运行效果研究 | 第57-58页 |
4.6 含氟废水的脱氮效果 | 第58-60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光伏企业废水工程设计方案 | 第61-67页 |
5.1 工艺流程 | 第61-64页 |
5.2 运行成本 | 第64-6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7-69页 |
6.1 结论 | 第67-68页 |
6.2 建议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