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多维探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论题的提出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5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5页
    1.3 研究的意义第15-16页
    1.4 研究的方法第16页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6-17页
第二章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内涵第17-28页
    2.1 社会主要矛盾的界定第17-20页
        2.1.1 矛盾与主要矛盾第17-19页
        2.1.2 社会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第19-20页
    2.2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规范表述的基本内涵第20-28页
        2.2.1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基本涵义第21-24页
        2.2.2 “落后的社会生产”的基本涵义第24-25页
        2.2.3 两个方面的内在逻辑关系第25-28页
第三章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的现实依据第28-40页
    3.1 社会生产质量、效率、结构仍不能满足民众的理想性需要第28-31页
        3.1.1 生产质量仍不能满足民众品质生活的需要第28-29页
        3.1.2 生产效率仍不能满足民众闲暇生活的需要第29-30页
        3.1.3 生产结构仍不能满足民众多彩生活的需要第30-31页
    3.2 分配、交换、消费环节还阻碍着民众的现实性需要第31-35页
        3.2.1 社会贫富差距悬殊限制基层民众基本需要的满足第31-33页
        3.2.2 社会公平正义不足阻碍基层民众尊严需要的满足第33页
        3.2.3 社会阶层固化趋势增强阻碍底层民众自我发展需要的满足第33-34页
        3.2.4 社会消费异化现象凸显遮蔽广大民众真实需要的满足第34-35页
    3.3 社会的全面生产仍不能满足民众的多元化需要第35-40页
        3.3.1 精神生产及其产品仍不能满足民众精神生活的需要第36-37页
        3.3.2 社会关系生产仍不能满足民众对新型社会关系构建的需要第37-38页
        3.3.3 人的生产仍不能满足民众全面发展的需要第38-40页
第四章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特征第40-47页
    4.1 社会生产由注重物质资料生产向全面均衡生产转变第40-43页
    4.2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由关注社会生产向突显人民需要转变第43-45页
    4.3 人民需要由生存需要向享受与发展需要转变第45-47页
第五章 正确处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践路径第47-60页
    5.1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夯实满足民众需要的物质基础第47-50页
        5.1.1 提高生产的质量和效率,提升民众需要的水平第47-49页
        5.1.2 加强生产结构改革,丰富民众需要的内容第49-50页
    5.2 进一步完善社会分配机制,理顺社会利益关系第50-56页
        5.2.1 推动社会分配向中低收入者倾斜,提升基层民众需要的能力第50-51页
        5.2.2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优化民众需要的环境第51-54页
        5.2.3 完善民生保障政策,守护民众需要的底线第54-56页
    5.3 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设条件第56-60页
        5.3.1 进一步扩大社会精神文化生产,满足民众精神文化需要第56-57页
        5.3.2 进一步推动社会关系生产变革,构建新型和谐社会关系第57-59页
        5.3.3 进一步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满足人的生产需要第59-60页
结语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太阳能电池生产废水的处理技术研究
下一篇: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中的空间与女性自我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