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安全与事故论文

苏通大桥风致风险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桥梁工程风险分析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外风险分析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风险分析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桥梁风致响应理论发展概况第12-16页
        1.3.1 颤振稳定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2 静风稳定研究现状第14页
        1.3.3 驰振稳定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4 抖振响应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17-19页
第二章 动力参数敏感性分析第19-26页
    2.1 工程背景第19-20页
    2.2 空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0-21页
    2.3 苏通大桥动力特性第21-22页
    2.4 苏通大桥动力参数敏感性第22-24页
        2.4.1 主梁参数第22-23页
        2.4.2 桥塔参数第23页
        2.4.3 拉索参数第23-24页
    2.5 本章小结第24-25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25-26页
第三章 静风响应及静风稳定性分析第26-38页
    3.1 静风响应分析方法的选择第26-27页
    3.2 苏通大桥静风响应计算第27-34页
        3.2.1 桥面高度处设计基准风速第27-28页
        3.2.2 构件静风荷载的确定第28-29页
        3.2.3 静风响应计算结果第29-31页
        3.2.4 静风响应参数分析第31-34页
    3.3 苏通大桥静力失稳分析第34-37页
        3.3.1 静力失稳计算结果第34-36页
        3.3.2 静力失稳参数分析第36-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37-38页
第四章 颤振稳定性分析第38-54页
    4.1 颤振计算方法的选择第38-39页
    4.2 颤振稳定性分析理论第39-44页
        4.2.1 颤振基本方程第39-40页
        4.2.2 气动自激力在Ansys中的实现第40-43页
        4.2.3 颤振分析流程第43-44页
    4.3 苏通大桥颤振分析第44-49页
    4.4 颤振参数分析第49-52页
        4.4.1 主梁质量第49-50页
        4.4.2 主梁刚度第50-51页
        4.4.3 拉索刚度第51页
        4.4.4 阻尼比第51-52页
    4.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53-54页
第五章 抖振响应分析第54-73页
    5.1 抖振计算方法的选择第54页
    5.2 多模态耦合CQC法第54-58页
    5.3 改进CQC方法第58-60页
    5.4 脉动风速谱选取第60-61页
    5.5 理想平板算例验证第61-63页
    5.6 苏通大桥抖振响应分析第63-66页
    5.7 抖振响应参数分析第66-71页
        5.7.1 气动随机参数第66-69页
        5.7.2 结构随机参数第69-71页
    5.8 本章小结第71-72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72-73页
第六章 苏通大桥运营期风致风险评估第73-101页
    6.1 风险分析基本概念第73-74页
        6.1.1 风险定义与界定第73-74页
        6.1.2 时效风险第74页
        6.1.3 时效风险分析流程第74页
    6.2 时效性因素研究第74-76页
    6.3 风致风险事故及其不确定参数分析第76-81页
        6.3.1 风环境参数不确定性第76-77页
        6.3.2 结构参数的不确定性第77-79页
        6.3.3 风与结构相互作用参数不确定性第79页
        6.3.4 随机参数抽样第79-81页
    6.4 时效风致风险概率计算第81-92页
        6.4.1 时效风险概率计算方法第81-83页
        6.4.2 失稳破坏概率第83-88页
        6.4.3 位移超限概率第88-90页
        6.4.4 应力超限概率第90-92页
    6.5 风致风险损失估算第92-95页
        6.5.1 常规风险损失第92-94页
        6.5.2 风致风险损失第94-95页
    6.6 风致风险评价与决策第95-98页
        6.6.1 风险评价准则建立标准第95页
        6.6.2 运营期风致风险准则第95-96页
        6.6.3 风致风险评价与决策第96-98页
    6.7 本章小结第98-99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99-101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01-103页
    7.1 全文总结第101-102页
    7.2 展望第102-10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03-104页
致谢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典型高速公路实际运行车辆荷载模型研究
下一篇:制度距离对我国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以2014年中国100大跨国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