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方言象声词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5页 |
第一章 东北方言象声词的分类 | 第15-29页 |
第一节 按形式结构分类 | 第15-19页 |
一、单音节 | 第15-16页 |
二、双音节 | 第16-17页 |
三、三音节 | 第17-18页 |
四、四音节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按意义分类 | 第19-28页 |
一、关于人的象声词 | 第20-23页 |
二、关于动物的象声词 | 第23-24页 |
三、关于自然现象的象声词 | 第24-25页 |
四、关于器物的象声词 | 第25-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二章 东北方言象声词的语法功能 | 第29-36页 |
第一节 单纯的象声词的语法功能 | 第29-33页 |
一、作状语 | 第29页 |
二、作定语 | 第29-30页 |
三、作补语 | 第30-31页 |
四、作谓语 | 第31页 |
五、作宾语 | 第31-32页 |
六、作主语 | 第32页 |
七、作独立语 | 第32页 |
八、独立成句 | 第32-33页 |
第二节 象声词固定格式的语法功能 | 第33-35页 |
一、拟声数量结构 | 第33-34页 |
二、一+AA/AB格式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东北方言象声词的特点分析 | 第36-46页 |
第一节 东北方言象声词的文字特点 | 第36-39页 |
一、用字多为“.”字旁 | 第36页 |
二、异体字较多 | 第36-37页 |
三、同音字现象 | 第37页 |
四、多音字现象 | 第37-38页 |
五、同音假借现象 | 第38-39页 |
第二节 东北方言象声词的语音特点 | 第39-42页 |
一、声、韵、调特点 | 第39-41页 |
二、双声、叠韵现象 | 第41-42页 |
第三节 东北方言象声词的词义特点 | 第42-45页 |
一、概括义 | 第42-43页 |
二、色彩义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