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一、共同犯罪的转化犯概述 | 第12-20页 |
(一) 共同犯罪转化犯的理论基础 | 第12-17页 |
1、共同犯罪的理论基础 | 第12-14页 |
2、转化犯的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3、共同犯罪中转化犯的提出与界定 | 第16-17页 |
(二) 共同犯罪中转化犯的学理分类 | 第17-20页 |
1、一般的共同犯罪转化犯与特殊的共同犯罪转化犯 | 第18页 |
2、整体的共同犯罪转化犯与部分的共同犯罪转化犯 | 第18页 |
3、共谋的共同犯罪转化犯与临时起意的共同犯罪转化犯 | 第18-20页 |
二、共同犯罪中转化犯的成立条件与责任范围 | 第20-38页 |
(一) 共同犯罪转化犯的成立条件 | 第20-25页 |
1、主观条件 | 第20-21页 |
2、行为条件 | 第21-24页 |
3、主体条件 | 第24-25页 |
(二) 共同犯罪转化犯的责任范围 | 第25-38页 |
1、一般共同犯罪转化犯的责任范围 | 第25-32页 |
2、聚众共同犯罪转化犯的责任范围 | 第32-36页 |
3、犯罪集团中转化犯的责任范围 | 第36-38页 |
三、共同犯罪转化犯与其他犯罪形态的区分与竞合 | 第38-42页 |
(一) 共同犯罪中转化犯与过限犯的逻辑关系 | 第38-40页 |
1、共同犯罪转化犯与过限犯的识别 | 第38-39页 |
2、二者的竞合 | 第39-40页 |
(二) 共同犯罪中转化犯与结果加重犯的逻辑关系 | 第40-42页 |
1、共同犯罪转化犯与结果加重犯的识别 | 第40-41页 |
2、二者的竞合 | 第41-42页 |
四、共同犯罪转化犯的立法价值与完善构想 | 第42-50页 |
(一) 我国刑法规制共同犯罪转化犯的价值意蕴 | 第42-44页 |
1、我国刑法规制共同犯罪转化犯的必要性 | 第42页 |
2、我国刑法规制共同犯罪转化犯的可行性 | 第42-44页 |
(二) 对共同犯罪中转化犯问题的立法完善建议 | 第44-50页 |
1、立法路径的选择 | 第44-45页 |
2、立法内容的完善 | 第45-50页 |
五、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附件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