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5页 |
1.1 植物叶片衰老的假说 | 第13页 |
1.2 叶片衰老的起始 | 第13-14页 |
1.3 叶片衰老的症状 | 第14页 |
1.4.环境因素与叶片衰老 | 第14-15页 |
1.5.植物激素与叶片衰老 | 第15-19页 |
1.5.1 促进叶片衰老的激素 | 第15-18页 |
1.5.2 抑制叶片衰老的激素 | 第18-19页 |
1.6 叶片衰老相关转录因子 | 第19-21页 |
1.6.1 NAC转录因子 | 第20-21页 |
1.6.2 WRKY转录因子 | 第21页 |
1.6.3 其他的转录因子 | 第21页 |
1.7 LRRs蛋白家族基因结构及其功能研究 | 第21-24页 |
1.7.1 植物类受体蛋白RLPs(Receptor- like proteins)研究 | 第22页 |
1.7.2 植物类受体蛋白激酶RLKs(receptor- like kinases)研究 | 第22-24页 |
1.8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1.8.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页 |
1.8.2 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拟南芥SARK1基因的功能初步分析与验证 | 第25-5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5-26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5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5页 |
2.1.3 实验所用菌种和载体 | 第25页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5-2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6-40页 |
2.2.1 拟南芥T-DNA插入突变体分子鉴定 | 第26-28页 |
2.2.2 拟南芥sark1突变体表型分析 | 第28-31页 |
2.2.3 拟南芥SARK1基因在衰老叶片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31-32页 |
2.2.4 拟南芥SARK1基因过表达实验 | 第32-36页 |
2.2.5 拟南芥SARK1基因互补实验 | 第36-40页 |
2.2.6 ABA、独脚金内酯(strigolactone,SL)处理拟南芥叶片 | 第40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40-49页 |
2.3.1 拟南芥SARK1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第40-42页 |
2.3.2 拟南芥sark1突变体鉴定与表型分析 | 第42-45页 |
2.3.3 拟南芥SARK1基因过表达实验 | 第45-47页 |
2.3.4 拟南芥SARK1基因互补实验 | 第47-49页 |
2.3.5 ABA、SL处理对SARK1表达量的影响 | 第49页 |
2.4 讨论 | 第49-52页 |
2.4.1 拟南芥类受体蛋白激酶RLKs的研究 | 第49-50页 |
2.4.2 拟南芥叶片衰老相关类受体激酶基因SARK1功能验证与分析 | 第50-51页 |
2.4.3 拟南芥SARK1基因与ABA和SL关系探究 | 第51-52页 |
第三章 普通烟草RLP类受体蛋白家族成员鉴定及分析 | 第52-56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52页 |
3.1.1 普通烟草RLP家族成员的鉴定及序列分析 | 第52页 |
3.1.2 普通烟草RLP家族系统发育分析 | 第52页 |
3.1.3 普通烟草RLP基因结构分析 | 第52页 |
3.1.4 普通烟草RLP基因表达分析及GO注释分析 | 第52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52-55页 |
3.2.1 普通烟草RLP家族成员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 第52-53页 |
3.2.2 普通烟草RLP家族成员基因结构分析 | 第53页 |
3.2.3 普通烟草RLP家族的基因表达分析 | 第53-55页 |
3.3 讨论 | 第55-56页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第56-57页 |
4.1 结论 | 第56页 |
4.2 创新点 | 第56页 |
4.3 工作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