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梯度Ni-Cu合金的双极电化学制备及催化析氢性能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8页
    1.1 引言第17页
    1.2 电化学析氢概述第17-19页
        1.2.1 析氢反应平衡电势的计算第17-18页
        1.2.2 析氢过电势的计算第18页
        1.2.3 析氢极化曲线动力学参数第18-19页
    1.3 非贵金属和合金金属在电解析氢中的应用第19-20页
        1.3.1 铁基电极材料第19页
        1.3.2 镍基电极材料第19-20页
    1.4 双极电化学概述第20-23页
        1.4.1 双极电化学的基本原理第20-21页
        1.4.2 驱动电极和BPE之间的关系第21页
        1.4.3 双极电化学的特异性第21-22页
        1.4.4 电场和电流路径第22-23页
    1.5 双极电化学的应用第23-26页
        1.5.1 材料制备第23-24页
        1.5.2 感应和筛选应用第24-25页
        1.5.3 双极电极富集第25页
        1.5.4 双极电化学移动物体第25-26页
    1.6 本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思路第26-28页
        1.6.1 选题目的第26页
        1.6.2 选题意义第26页
        1.6.3 研究思路第26-28页
第二章 恒电流法制备镍铜合金及析氢性能研究第28-41页
    2.1 引言第28-29页
    2.2 实验部分第29-32页
        2.2.1 试剂与仪器第29页
        2.2.2 溶液配置第29-30页
        2.2.3 三电极体系第30页
        2.2.4 合金电沉积及其形貌表征第30-31页
        2.2.5 合金电极的析氢测试第31-32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2-39页
        2.3.1 沉积合金粒子的形貌表征第32-34页
        2.3.2 析氢极化曲线第34-36页
        2.3.3 交流阻抗以及数据处理及分析第36-39页
        2.3.4 稳定性测试第39页
    2.4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三章 双极电化学法制备梯度镍铜合金及析氢性能研究第41-59页
    3.1 引言第41页
    3.2 实验部分第41-46页
        3.2.1 试剂与仪器第41-42页
        3.2.2 双极电极沉积电解槽的设计与制作第42-44页
        3.2.3 镍铜梯度合金沉积第44-45页
        3.2.4 合金电极的析氢测试第45-4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6-57页
        3.3.1 不同浓度下的阴极极化曲线第46-48页
        3.3.2 不同驱动电势下的阴极极化曲线第48-49页
        3.3.3 沉积液中不同镍铜离子比例下的阴极极化曲线第49-52页
        3.3.4 不同沉积时间下的阴极极化曲线第52-54页
        3.3.5 析氢极化曲线的理论计算第54-55页
        3.3.6 交流阻抗测试第55-57页
        3.3.7 电极稳定性测试第57页
    3.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四章 双极电化学法制备梯度镍铜合金的改进第59-81页
    4.1 引言第59页
    4.2 实验部分第59-62页
        4.2.1 试剂与仪器第59页
        4.2.2 双极电极沉积电解槽的改进与制作第59-61页
        4.2.3 镍铜梯度合金沉积第61-62页
        4.2.4 合金电极的析氢测试第6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2-79页
        4.3.1 驱动电势对双极电沉积的影响第63-66页
        4.3.2 沉积时间对双极电沉积的影响第66-68页
        4.3.3 溶液浓度对双极电沉积的影响第68-71页
        4.3.4 电极位置对双极电沉积的影响第71-72页
        4.3.5 析氢极化曲线的理论计算第72-74页
        4.3.6 交流阻抗测试第74-77页
        4.3.7 稳定性测试第77-78页
        4.3.8 沉积合金粒子的形貌表征第78-79页
    4.4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9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1-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拟南芥叶片衰老相关类受体激酶(RLK)基因SARK1克隆与功能分析
下一篇:重庆主城区博物馆建筑外环境景观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