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程应用探究--以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微课程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3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4 论文框架第12-13页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概述第13-21页
    2.1 微课程概述第13-15页
        2.1.1 微课程的概念第13-14页
        2.1.2 国内外微课程研究现状第14-15页
    2.2 移动学习概述第15-17页
        2.2.1 移动学习概念第15-16页
        2.2.2 移动学习的特点第16-17页
    2.3 “微时代”的学习理论第17-19页
    2.4 微信公众平台第19-21页
第三章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调查及高校就业微信公众平台现状分析第21-33页
    3.1 当前高校毕业生特点分析第21-22页
    3.2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需求问卷调查第22-30页
        3.2.1 问卷调查的目的、对象和内容第22-23页
        3.2.2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需求调查问卷分析第23-29页
        3.2.3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需求调查问卷总结第29-30页
    3.3 上海高校就业微信公众平台现状第30-33页
第四章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面试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第33-52页
    4.1 微课程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应用的可行性分析第33-34页
        4.1.1 需求分析第33页
        4.1.2 实施条件分析第33-34页
    4.2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程设计的一般流程第34-38页
        4.2.1 微信公众平台的搭建第34-35页
        4.2.2 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第35-36页
        4.2.3 建立微信公众平台素材第36-37页
        4.2.4 推送课程第37页
        4.2.5 实施效果分析第37-38页
    4.3 求职面试系列微课程设计与制作第38-52页
        4.3.1 案例1利用PPT设计与制作微课程的实施过程第38-44页
        4.3.2 案例2利用VideoScribe软件设计与制作微课程的实施过程. 35第44-52页
第五章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就业指导微课程的应用效果研究第52-59页
    5.1 微课程的推送第52页
    5.2 关于面试微课程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的应用效果调查第52-59页
        5.2.1 调查目的第52-53页
        5.2.2 调查结果总结第53-5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9-62页
    6.1 研究总结第59-60页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附录A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需求调查问卷第64-66页
附录B 访谈提纲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肺康颗粒对COPD稳定期肺肾亏虚证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基于模糊控制和案例推理的工程进度控制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