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模拟导游》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以云南省旅游学校为例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1-24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11-13页 |
一、国家职业教育全面迅速发展的宏观背景 | 第11页 |
二、云南省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 | 第11-12页 |
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 | 第12页 |
四、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 | 第12-13页 |
五、本人的学术兴趣 | 第13页 |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13-14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15页 |
一、技术路线 | 第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四节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五节 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一、校本课程 | 第16页 |
二、校本课程开发 | 第16-17页 |
三、中等职业教育 | 第17页 |
第六节 文献综述 | 第17-22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8-21页 |
三、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的结论 | 第21-22页 |
第七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一、多尔 4R课程理论 | 第22-23页 |
二、斯基尔贝克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程序理论 | 第23-24页 |
第一章 《模拟导游》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4-51页 |
第一节 《导游业务》课程实施现状问卷的设计与调查 | 第24-25页 |
一、问卷调查的目的 | 第24页 |
二、问卷调查的方法和对象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导游业务》课程实施现状问卷的结果和分析 | 第25-45页 |
一、教师问卷调查结果 | 第25-34页 |
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 第34-44页 |
三、启示 | 第44-45页 |
第三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 第45-49页 |
一、“以就业为导向”办学宗旨的需要 | 第46-47页 |
二、教育民主化的需要 | 第47页 |
三、学校办学特色的需求 | 第47页 |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 | 第47-48页 |
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 第48页 |
六、企业的需求 | 第48-49页 |
第四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 第49-51页 |
一、课程目标的多元化为校本课程开发开辟了空间 | 第49页 |
二、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思路 | 第49-50页 |
三、课程教学的灵活性为校本课程开发创造了条件 | 第50页 |
四、课程教学资源的丰富性为校本课程开发奠定了基础 | 第50-51页 |
第二章 《模拟导游》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 | 第51-76页 |
第一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期准备 | 第51-56页 |
一、导游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 第51-52页 |
二、《模拟导游》课程性质分析 | 第52页 |
三、课程开发的原则 | 第52-53页 |
四、课程开发的思路 | 第53-56页 |
第二节 《模拟导游》校本教材的编写 | 第56-66页 |
一、教材编写人员 | 第56页 |
二、教材编写方式 | 第56-57页 |
三、教材内容和活动设计 | 第57-66页 |
第三节 《模拟导游》校本课程的实施 | 第66-76页 |
一、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 第66-67页 |
二、课程实施对象的选择 | 第67页 |
三、课程实施策略 | 第67-68页 |
四、课程实施的过程 | 第68-69页 |
五、评价方法 | 第69页 |
六、教学实例 | 第69-75页 |
七、教学反思 | 第75-76页 |
第三章 校本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 | 第76-91页 |
第一节 教师的评价 | 第76-78页 |
一、课程内容 | 第77页 |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 第77页 |
三、教学效果 | 第77-78页 |
四、其他意见 | 第78页 |
第二节 学生的评价 | 第78-89页 |
一、学生主观感受的评价 | 第78-87页 |
二、学业成绩的评价 | 第87-88页 |
三、学生能力的评价 | 第88-89页 |
第三节 企业的评价 | 第89-90页 |
一、企业的反馈 | 第89-90页 |
二、存在的问题 | 第90页 |
第四节 启示 | 第90-91页 |
一、课程内容呈现形式有所改变,教学目标多元化 | 第90-91页 |
二、课程中增加大量实训环节,教学内容实践化 | 第91页 |
三、课程考虑学生需求,课程评价形式多样化 | 第91页 |
第四章 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第91-99页 |
第一节 《模拟导游》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第92-94页 |
一、教师方面的问题 | 第92-93页 |
二、学生方面的问题 | 第93页 |
三、课程内容方面的问题 | 第93-94页 |
第二节 《模拟导游》校本课程开发的改进措施 | 第94-96页 |
一、加强教师对于校本课程的意识 | 第94-95页 |
二、加强学生的管理和引导 | 第95页 |
三、加强对校本课程教学的研究 | 第95页 |
四、加强课程资源的建设 | 第95-96页 |
五、加强校企的合作 | 第96页 |
第三节 《模拟导游》校本课程开发的完善 | 第96-99页 |
一、打造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氛围和制度保障 | 第96-97页 |
二、增强教师开发意识和开发能力 | 第97页 |
三、激发年轻教师的热情 | 第97页 |
四、扩大校本课程开发参与者 | 第97-98页 |
五、寻求更为有效科学的课程评价方式 | 第98页 |
六、关注校本课程持续化的发展 | 第98-99页 |
结语 | 第99-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104-105页 |
附录 | 第105-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