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困境与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引言第9-23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9-11页
        1.1.1 国家政策导向第9页
        1.1.2 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要求第9-10页
        1.1.3 中等职业教育面临挑战第10页
        1.1.4 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发展内生性需求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文献综述第12-18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3 总体述评第17-18页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18-21页
        1.4.1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4.2 研究框架第19-21页
    1.5 研究创新点第21-23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23-30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3-26页
        2.1.1 中等职业教育第23-24页
        2.1.2 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第24-26页
    2.2 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基础第26-30页
        2.2.1 建构主义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观第26-27页
        2.2.2 员工敬业度理论与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发展第27-28页
        2.2.3 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哲学第28-30页
第3章 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演进第30-37页
    3.1 分类别建设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时期:1949-1995年第30-33页
        3.1.1 分类别建设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时期的相关政策第30-32页
        3.1.2 分类别建设时期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发展特征第32-33页
    3.2“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时期:1995-2014年第33-35页
        3.2.1“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时期的相关政策第33-34页
        3.2.2“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时期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发展特征第34-35页
    3.3 卓越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时期:2014年-至今第35-37页
        3.3.1 卓越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时期的相关政策第35页
        3.3.2 卓越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时期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发展特征第35-37页
第4章 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统计第37-54页
    4.1 比例现状第37-40页
        4.1.1 生师比第37页
        4.1.2“双师型”教师比例第37-39页
        4.1.3 实习指导课教师比例第39页
        4.1.4 兼职教师比例第39-40页
    4.2 结构现状第40-43页
        4.2.1 学历结构第40页
        4.2.2 职称结构第40-41页
        4.2.3 年龄结构第41-42页
        4.2.4 区域结构第42-43页
    4.3 制度现状第43-48页
        4.3.1 职前准入制度第43-46页
        4.3.2 职后管理制度第46-48页
    4.4 培养现状第48-49页
        4.4.1 培养机构第48-49页
        4.4.2 培养过程第49页
    4.5 培训现状第49-51页
        4.5.1 培训主体第49-50页
        4.5.2 培训基地建设能力第50-51页
        4.5.3 培训内容第51页
    4.6 教师主体现状第51-54页
        4.6.1 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第51-52页
        4.6.2 教师职业幸福感第52-53页
        4.6.3 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第53-54页
第5章 基于国际比较的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困境审视第54-66页
    5.1“双师型”教师数量不充足第54-56页
        5.1.1 总体数量不充足第54-55页
        5.1.2 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双师型”教师数量匮乏第55-56页
    5.2“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第56-59页
        5.2.1“双师型”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第56-57页
        5.2.2“双师型”教师学历、类型、来源结构不合理第57-59页
    5.3 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制度建设有待优化第59-61页
        5.3.1 准入制度有待优化第59-60页
        5.3.2 绩效考核质量有待提升第60-61页
    5.4 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有待提高第61-63页
        5.4.1 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有待提高第61-62页
        5.4.2 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有待提高第62-63页
    5.5 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需要提质增效第63-66页
        5.5.1 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育人用人不衔接第63-64页
        5.5.2 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训效益有待提升第64-66页
第6章 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优化策略第66-79页
    6.1 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优质发展是基础第66-67页
        6.1.1 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效益第66-67页
        6.1.2 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社会吸引力第67页
    6.2 合理配置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是关键第67-70页
        6.2.1 中等职业学校经费的合理配置第68-69页
        6.2.2 中等职业学校人力的合理配置第69-70页
    6.3 改革关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切身利益的制度是根本第70-73页
        6.3.1 完善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准入制度第70-71页
        6.3.2 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定制度第71-72页
        6.3.3 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第72-73页
    6.4 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是核心第73-75页
        6.4.1 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第74-75页
        6.4.2 深化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第75页
    6.5 加大国家的重视与支持力度是保障第75-79页
        6.5.1 增加对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经费支持第75-77页
        6.5.2 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倾斜政策第77-79页
第7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第79-82页
    7.1 研究结论第79-80页
    7.2 研究展望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致谢第86-87页
附录第87-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语域理论关照下的文学作品复译--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为例
下一篇:基于ZigBee的船体车间环境监控及节能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