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研究生教育论文

人格和社会支持对应届硕士研究生压力的影响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5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10-12页
        1.1.1 大学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发展目标第10-11页
        1.1.2 研究生发展目标第11页
        1.1.3 我国应届毕业生现状第11-12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18页
        1.2.1 研究的目的第12-14页
        1.2.2 研究意义第14-18页
    1.3 相关概念界定第18-23页
        1.3.1 人格第18-21页
        1.3.2 社会支持第21-22页
        1.3.3 心理压力第22-23页
    1.4 文献综述第23-25页
        1.4.1 硕士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的研究第23页
        1.4.2 人格与就业压力的研究第23-24页
        1.4.3 社会支持与就业压力的研究第24-25页
第二章 应届硕士毕业生面临压力的现状调查第25-28页
    2.1 应届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实际情况第25-26页
    2.2 应届硕士毕业生面临的主观压力第26-28页
第三章 研究步骤及方法第28-32页
    3.1 研究的思路和假设第28页
    3.2 被调查者的选取方法及构成第28-29页
    3.3 研究工具介绍第29-30页
        3.3.1 艾森克人格问卷第29页
        3.3.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第29-30页
        3.3.3 压力量表第30页
    3.4 研究方法第30-32页
        3.4.1 研究方法简介第30-31页
        3.4.2 具体施测步骤第31-32页
第四章 研究结果第32-37页
    4.1 应届硕士毕业生的压力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第32-33页
    4.2 应届硕士毕业生的压力和艾森克人格测试的关系第33-34页
    4.3 社会支持对压力影响的方差分析第34页
    4.4 不同人格对压力影响的方差分析第34-36页
        4.4.1 EPQ精神质分量表对压力的影响第34-35页
        4.4.2 EPQ神经性分量表对压力的影响第35-36页
    4.5 人格和社会支持的交互作用第36-37页
第五章 结论及思考第37-42页
    5.1 结论第37-39页
        5.1.1 社会支持与压力结论第37-38页
        5.1.2 人格与压力结论第38-39页
    5.2 对策与建议第39-40页
        5.2.1 培养健全人格,缓解就业压力第39页
        5.2.2 培养工作技能,早做准备第39-40页
        5.2.3 发展学校团体的引导和支持作用第40页
        5.2.4 发展社会团体的救助作用第40页
    5.3 研究的缺陷和不足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附录第44-58页
    附录一 问卷样本第44-51页
    附录二 问卷原始分数第51-58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ustomer Analytics for Dummies部分章节翻译实践报告
下一篇:两种氨基MOFs对水中有机污染物吸附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