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特种加工机床及其加工论文--电加工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放电铣削高效加工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6-30页
    1.1 引言第16页
    1.2 放电铣削加工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6-28页
        1.2.1 放电铣削加工方法的研究现状第16-20页
        1.2.2 放电蚀除过程的研究现状第20-24页
        1.2.3 放电加工工作介质的研究现状第24-25页
        1.2.4 放电加工电极损耗的研究现状第25-27页
        1.2.5 放电加工工艺实验的研究现状第27-28页
    1.3 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第28页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8-29页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9-30页
第2章 工作介质和放电状态对材料蚀除过程影响第30-44页
    2.1 引言第30页
    2.2 工作介质及其加工效果分析第30-33页
        2.2.1 工作介质的分类及其作用第30-31页
        2.2.2 不同工作介质中放电加工效果对比第31-33页
    2.3 工作介质对材料蚀除影响的声发射研究第33-39页
        2.3.1 放电声发射波采集系统第33-36页
        2.3.2 不同工作介质中声发射波频域分析第36页
        2.3.3 气中放电声发射波分析第36-37页
        2.3.4 煤油和水基乳化液中放电声发射波分析第37-39页
    2.4 水基乳化液中材料蚀除过程分析第39-43页
        2.4.1 火花放电材料蚀除过程分析第39-41页
        2.4.2 电弧放电材料蚀除过程与火花放电区别的研究第41-42页
        2.4.3 火花放电与电弧放电材料蚀除效果分析第42-43页
    2.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3章 放电铣削设备及非电参数对加工影响的研究第44-58页
    3.1 引言第44页
    3.2 放电铣削设备结构第44-46页
    3.3 电极运动伺服控制策略第46-48页
    3.4 放电能量分配及加工极性选择第48-51页
    3.5 放电铣削非电参数对加工影响的研究第51-57页
        3.5.1 电极转动对加工效果的影响第53-55页
        3.5.2 冲液压力对加工效果的影响第55-57页
    3.6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4章 放电铣削极间冲液效果及其改善方法研究第58-78页
    4.1 引言第58页
    4.2 放电铣削极间流场分析第58-62页
        4.2.1 放电铣削极间流场理论第58-60页
        4.2.2 流场三维模型第60页
        4.2.3 流场基本参数第60-62页
    4.3 放电铣削极间流场仿真第62-67页
        4.3.1 流场整体分布第62-64页
        4.3.2 切削厚度对出水口流量的影响第64-65页
        4.3.3 电极直径对出水口流量的影响第65-67页
    4.4 放电铣削极间流场的改善第67-72页
        4.4.1 电极结构的改进第67-68页
        4.4.2 四种电极极间冲液效果对比第68-70页
        4.4.3 不同冲液方式对加工效率的影响第70-72页
    4.5 放电铣削极间流场对工件表面温度场的影响第72-76页
        4.5.1 温度场模型第72-74页
        4.5.2 温度场仿真结果第74-76页
    4.6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5章 放电铣削电极损耗及其补偿研究第78-102页
    5.1 引言第78页
    5.2 电极材料及其损耗特性第78-82页
    5.3 加工参数对电极损耗影响的研究第82-89页
        5.3.1 电极损耗实验设计第82-83页
        5.3.2 电极损耗实验结果第83-84页
        5.3.3 加工参数对电极损耗率影响的极差分析第84-86页
        5.3.4 加工参数对电极损耗率影响的显著性分析第86-87页
        5.3.5 加工参数优选第87-89页
    5.4 放电铣削电极损耗补偿方法分析第89-92页
        5.4.1 放电铣削电极侧面损耗补偿方法分析第89-90页
        5.4.2 放电铣削电极轴向损耗补偿方法分析第90-92页
    5.5 不同加工条件下电极轴向损耗补偿策略的设计第92-100页
        5.5.1 简单规整沟槽加工时补偿策略的设计第92-93页
        5.5.2 小型腔加工时补偿策略的设计第93-95页
        5.5.3 大平面加工时补偿策略的设计第95-96页
        5.5.4 曲面加工时补偿策略的设计第96-98页
        5.5.5 复杂形貌工件加工时补偿策略的设计第98-100页
    5.6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第6章 放电铣削加工工艺的研究第102-124页
    6.1 引言第102页
    6.2 放电铣削加工工艺实验分析第102-113页
        6.2.1 放电铣削加工工艺实验设计第102-103页
        6.2.2 放电铣削工艺实验结果第103-104页
        6.2.3 加工参数对材料去除率影响的研究第104-107页
        6.2.4 加工参数对表面粗糙度影响的研究第107-110页
        6.2.5 加工参数对热影响层厚度影响的研究第110-113页
    6.3 放电铣削高效加工表面质量研究第113-117页
        6.3.1 高效加工时蚀除效果分析第113-115页
        6.3.2 纵向热影响层硬度和组织变化分析第115-116页
        6.3.3 加工表面形貌和材料组成变化分析第116-117页
    6.4 放电铣削加工效果对比分析第117-120页
        6.4.1 放电铣削与普通成形电火花加工效果对比第117-119页
        6.4.2 放电铣削与机械铣削加工效果对比第119-120页
    6.5 放电铣削粗加工后工件精加工工艺规划第120-123页
        6.5.1 放电铣削与机械铣削的衔接第120-121页
        6.5.2 放电铣削加工余量分析第121-122页
        6.5.3 放电铣削与后续机械铣削加工后表面质量分析第122-123页
    6.6 本章小结第123-124页
结论第124-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36-138页
致谢第138-139页
个人简历第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ZX银行ODS项目的质量管理应用研究
下一篇:XD公司基于能力的薪酬体系设计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