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机动车驾驶培训质量评价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5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 ·国内外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现状 | 第12-23页 |
| ·国外现况 | 第12-16页 |
| ·国内现况 | 第16-23页 |
| ·本文研究的特点 | 第23-25页 |
| 第2章 驾驶员培训机构培训质量评价体系要素分析 | 第25-36页 |
|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25-26页 |
| ·驾驶员培训机构的经营资质要素 | 第26-28页 |
| ·驾驶员培训机构的经营形式 | 第26-27页 |
| ·从业人员的配备 | 第27页 |
| ·教练车配备 | 第27页 |
| ·教练场配备 | 第27页 |
| ·教学设施设备配备 | 第27-28页 |
| ·驾驶员培训机构经营管理要素 | 第28-29页 |
| ·经营行为 | 第28页 |
| ·从业人员管理 | 第28页 |
| ·教练车管理 | 第28-29页 |
| ·学员管理 | 第29页 |
| ·安全管理 | 第29页 |
| ·档案管理 | 第29页 |
| ·驾驶员培训机构教学组织部分 | 第29-31页 |
| ·分类培训 | 第30页 |
| ·规范化教学 | 第30页 |
| ·培训学时管理 | 第30页 |
| ·培训计划的执行 | 第30-31页 |
| ·培训质量监控 | 第31页 |
| ·驾驶员培训机构教学信息反馈要素 | 第31-33页 |
| ·学员评价 | 第32页 |
| ·考试合格率 | 第32页 |
| ·责任倒查 | 第32-33页 |
| ·不良信息记录 | 第33页 |
|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第33-36页 |
| 第3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培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 第36-51页 |
| ·层次分析法简介 | 第36页 |
| ·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权重 | 第36-44页 |
| ·构造层次模型 | 第36页 |
| ·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 第36-39页 |
| ·计算权重 | 第39-42页 |
| ·一致性检验 | 第42-43页 |
| ·计算总权重 | 第43-44页 |
| ·驾驶员培训质量评价分数设计 | 第44-46页 |
| ·评价体系的诊断功能 | 第46-51页 |
| ·评价体系的权重分析 | 第46-50页 |
| ·驾驶培训质量的诊断方法 | 第50-51页 |
| 第4章 驾驶员培训机构培训质量评价体系的应用举例 | 第51-59页 |
| ·三所驾驶员培训学校简介 | 第51-52页 |
| ·LS驾驶员培训学校简介 | 第51页 |
| ·JT培训学校简介 | 第51页 |
| ·LZ驾驶员培训学校简介 | 第51-52页 |
| ·驾驶培训质量评价体系的应用 | 第52-53页 |
| ·应用结论的对比分析 | 第53-59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