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豆类作物论文--其他论文

木豆素C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1章 绪论第9-20页
   ·引言第9-10页
   ·木豆素C性质及特点第10页
   ·木豆素C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第10-18页
     ·木豆素C的抗糖尿病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第10-11页
     ·木豆素C的抗心血管疾病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第11-13页
     ·木豆素C的抗阿尔茨海默尔病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第13-16页
     ·木豆素C的抗骨质疏松症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第16-18页
     ·木豆素C的雌激素调节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第18页
     ·木豆素C的其他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第18页
   ·结束语第18-20页
第2章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思想与合成路线第20-26页
   ·设计思想第20-22页
   ·合成策略及路线第22-26页
     ·对酚羟基修饰的木豆素C衍生物合成路线如下第22-24页
     ·对双键进行还原的木豆素C衍生物合成路线如下第24-25页
     ·脱甲醚基木豆素C衍生物合成路线如下第25-26页
第3章 实验部分第26-40页
   ·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第26-28页
     ·实验仪器第26页
     ·实验药品第26-28页
   ·实验操作、结果及数据第28-32页
     ·2-异戊烯-3,5-二甲氧基-芪的合成(DT-1)第28页
     ·2-异戊烯-3-甲氧基-5-氯丙氧基-芪的合成(DT-2)第28页
     ·2-异戊烯-3-甲氧基-5-炔丙氧基-芪的合成(DT-3)第28-29页
     ·2-异戊烯-3-甲氧基-5-苯磺酰氧基-芪的合成(DT-4)第29页
     ·2-异戊烯-3-甲氧基-5-苄氧基-芪的合成(DT-5)第29-30页
     ·2-异戊烯-3-甲氧基-5-氧代乙酸乙酯基-芪的合成(DT-6)第30页
     ·2-异戊烯-3-甲氧基-5-乙酰氧基-芪的合成(DT-7)第30页
     ·2-异戊烯基-3-甲氧基-5-氧代异戊烯基-芪的合成(DT-8)第30-31页
     ·2,3,3-三甲基-4-甲氧基-5-异戊烯基-6-苯乙烯基-苯并四氢呋喃的合成(DT-9)第31页
     ·2-异戊基-3-甲氧基-1-苯乙基-5-苯酚的合成(DT-10)第31-32页
     ·2,2-二甲基-5-苯乙烯基-7-羟基-苯并四氢化吡喃的合成(DT-11)第32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2-39页
     ·木豆素C衍生物合成注意问题第32-33页
     ·木豆素C衍生物合成中顺反结构式的的检测第33页
     ·5-甲醚基木豆素C衍生物的合成DT-1第33页
     ·木豆素C衍生物DT-2和DT-3合成的反应机理讨论第33-34页
     ·木豆素C衍生物DT-9合成的反应机理及合成条件优化讨论第34-37页
     ·木豆素C衍生物DT-11合成的反应机理及其合成条件优化讨论第37-39页
   ·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木豆素C及其衍生物抗肿瘤活性实验第40-51页
   ·引言第40页
   ·目前常用的抗肿瘤的筛选方法第40-42页
     ·端粒重复扩增法第40-41页
     ·快速荧光素测定法第41页
     ·结晶紫染色测定法第41页
     ·细胞水平的筛选法第41-42页
     ·动物水平的筛选方法第42页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42-43页
   ·实验部分第43-44页
     ·实验材料第43页
     ·试剂第43页
     ·仪器第43页
     ·实验方法第43-44页
   ·结果与讨论第44-49页
     ·木豆素C衍生物及阿霉素抗肿瘤活性测试结第44-48页
     ·乙酰取代基对抗肿瘤活性的影响第48页
     ·双键对抗肿瘤活性的影响第48页
     ·氯取代基对抗肿瘤活性的影响第48页
     ·乙酸乙酯取代基对抗肿瘤活性的影响第48-49页
     ·羟基对抗肿瘤活性的影响第49页
     ·甲醚基对抗肿瘤活性的影响第49页
   ·小结第49-51页
第5章 总结与工作展望第51-53页
   ·总结第51-52页
   ·工作展望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1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1-62页
附图目录第62-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野艾蒿的化学组成及抗氧化、抑菌活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SSR标记的中国东北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及育种性状的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