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内外高校师范生微格教学技能培养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量化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文章组织结构 | 第14页 |
1.5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5.1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1.5.2 实践意义 | 第14-15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量化方法 | 第16-26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2.1.1 微格教学 | 第16页 |
2.1.2 教学技能 | 第16-1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2.1 教育学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2.2.2 学习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2.3 量化分析方法概述 | 第20-25页 |
2.3.1 S-T分析方法 | 第20-22页 |
2.3.2 FISA分析方法 | 第22-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师范生教学能力训练模式构建 | 第26-36页 |
3.1 教学能力训练模式构建框架 | 第26-27页 |
3.2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学实践活动 | 第27-29页 |
3.2.1 学习共同体 | 第27页 |
3.2.2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教学 | 第27-29页 |
3.3 教学实践服务支持体系 | 第29-34页 |
3.3.1 电子档案袋 | 第29-30页 |
3.3.2 师生互动 | 第30-31页 |
3.3.3 专家诊断与建议 | 第31-32页 |
3.3.4 学习资源库 | 第32-33页 |
3.3.5 学习资源推荐 | 第33页 |
3.3.6 腾讯云平台 | 第33-34页 |
3.4 教学反思 | 第34页 |
3.5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概述 | 第34-3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与评价量规重构 | 第36-43页 |
4.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 第36页 |
4.2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模块 | 第36-38页 |
4.3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教学FIAS量规重构 | 第38-39页 |
4.4 操作技能模块FIAS量规修正 | 第39-41页 |
4.5 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FIAS量规修正 | 第41-4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基于量化分析的微格教学训练分析 | 第43-105页 |
5.1 分组有效性分析 | 第43-44页 |
5.2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 | 第44-64页 |
5.2.1 S-T分析过程 | 第45-46页 |
5.2.2 FIAS分析过程 | 第46-57页 |
5.2.3 教学技能分析 | 第57-64页 |
5.3 操作技能模块 | 第64-78页 |
5.3.1 S-T分析过程 | 第64-66页 |
5.3.2 FIAS分析过程 | 第66-76页 |
5.3.3 教学技能分析 | 第76-78页 |
5.4 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 | 第78-92页 |
5.4.1 S-T分析过程 | 第78-81页 |
5.4.2 FIAS分析过程 | 第81-90页 |
5.4.3 教学技能 | 第90-92页 |
5.5 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 | 第92-104页 |
5.5.1 第一模块——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对照分析 | 第93-96页 |
5.5.2 第二模块——操作技能模块对照分析 | 第96-99页 |
5.5.3 第三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对照分析 | 第99-103页 |
5.5.4 教学技能分指标增幅比较 | 第103-10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第6章 建议与对策 | 第105-110页 |
6.1 存在的问题 | 第105-106页 |
6.2 建议和对策 | 第106-109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114-115页 |
致谢 | 第115页 |